九岁的她,带着奶奶去上学

03.06.2015  11:47

  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有个叫夏倩倩的女孩,2岁时母亲远嫁,7岁时父亲病逝,9岁开始带着奶奶去镇里上学。不出意外的话,今年9月,成绩优秀的夏倩倩还将带着奶奶去区里最好的中学念高中。让人心痛的人生遭遇,让她几乎“跳过”童年和少年,过早地懂事、成熟和坚韧。她坚信,有爱,就能抵挡一切风雨。

  “我们这个家,跟别家不一样

  距渔沟镇渔沟中学不远一间30多平米简陋的民房,是镇领导协调给夏倩倩和奶奶的暂住地,房租一分钱不要。小屋边有个废弃的小院子,被祖孙俩开垦出来种了一些时令蔬菜和瓜果,还养了十来只鸡。

  “和过去比,现在的日子强多了。”奶奶赵传兰说,“13年前那才叫一个难,2岁多的倩倩得了腿关节错位,50多岁的儿子患了心脏病,都等着开刀,家里1分钱没有。借了3000块钱,勉强给孙女动了手术,石膏还没拆,儿媳妇就改嫁了。儿子的病就拖着,5年后去世了。留着我们一老一少,那些日子啊,我一哭就是一夜!

  7岁没了双亲,让小倩倩过早尝到了人世的苦涩。看到别人有吃有玩,她回来跟奶奶要。奶奶无奈地抱着她:“倩倩啊,我们家跟别家不一样,没有爸爸妈妈赚钱,不能跟人比啊。”申请了低保,她们的日子才有了点起色。

  “很多事,倩倩遇到了只能用眼泪来表达。”邻居周荣告诉记者,可能是内心一直渴望团圆幸福,觉得谁欺负谁都不好,倩倩从小特别见不得小伙伴们磨嘴、打架,碰到了总会大哭一场,吓得小朋友赶紧松手、看着她发呆。

  她的成熟懂事,与年龄极不相称

  9岁时的小倩倩,已经需要独自面对和解决生活带来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按规定,她要转到镇里小学继续上三年级,可将80多岁的奶奶一人留在村里她实在不放心。她决定带上奶奶,奶奶怕拖累她,不同意,两人第一次闹了别扭,最后,小倩倩用绝食说服了她。

  带着奶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倩倩表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为省钱,她找了个废弃厂房住,前面是闹哄哄的饭店,后面是臭烘烘的猪圈。大半年后,镇政府协调了现在的房子给她们住。

  生活的磨砺,让小倩倩早早学会了操持,也更明白孝道。中午,她从学校跑回来给奶奶做饭,第一次做饭灶后添火、灶前翻炒,手忙脚乱中被烫了个大水泡还留下了疤。睡觉时她让奶奶睡里头,怕她晚上翻身掉下来。邻居常看到倩倩搬个小板凳,打上一大盆水,在门口搓啊揉啊洗衣服。奶奶心疼她,把衣物藏起来自己洗,两人时常为此怄气。

  努力,是改变当下的最好方式

  搬到镇上,尤其是上初一后,生活费、学杂费一点点多起来,靠好心人代种三亩地的收入和低保已糊不过来。再难,倩倩用小肩膀去承受。

  一到暑假,倩倩便四处找工做。开始别人见她小根本不敢收,知道她的情况后,有些老板便让她在办公室做些轻便活。拿到工钱的倩倩开心得不得了,回来一张一张数给奶奶看,嘱咐奶奶“一定要放好哦”。后来,学校把她的食宿费免了,她才告别了寒暑假的“童工”经历。

  “人家说我懂事、坚强,其实我也想看‘快乐大本营’,也想玩手机,也希望出生在富裕家庭,但现实是这样,就要适应。”进入青春期后,倩倩一度特别敏感而自尊,不想让同学知道家里的事。一次区里组织捐赠,班主任劝了几天她才肯去。有年冬天,老师见她没穿厚袜子,想买给她又怕她难为情,想出“月考成绩好的同学将收到小礼物”这个主意,让倩倩开心地领到四双厚棉袜奖励。

  倩倩比谁都明白,努力是改变当下的最好方式。由于家里没电脑,倩倩打字速度很慢,信息课考试前她便每天趁别人午休进机房突击练习。初三班主任刘婷婕说,带着奶奶上学,这镇上7年倩倩过得不轻松,但由于刻苦,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名。围着墙壁贴了一圈的奖状,让倩倩和奶奶那间小屋格外鲜亮。

  5月21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江苏“最美少年”颁奖仪式上,倩倩的经历引起众人感慨,一家企业现场包下她高中三年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轻松向前奔跑吧,可敬的少年!本报记者蔡志明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