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义务修路五十载

05.04.2015  11:46

  新华报业网讯 阳春三月,记者听说了今年82岁的盐城亭湖区绍林村农民钱凤选坚持50年为乡亲义务修路的故事。

  年轻时,钱凤选是个手艺不错的瓦匠。上世纪60年代,一次天黑收工回家的路上,工友跌进路坑里,摔断了腿。当时,钱凤选就下定决心:为乡亲们修路,方便大家出行。从此,外出打工,他出门总比别人早一点,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两只塑料水桶,一把铁铲,一张刮刀,路上见坑填坑、遇槽补槽。需要时,还拿出做工挣的钱买来砂石、水泥等材料修路。“只要看到路上有坑不好走,我就停下车去垫一下。路好走了,安全了,我心头就高兴了。”钱凤选说。

  邻近的民联村村民蔡瑞峰说,钱凤选这样的人很了不起,见到他修路护路是常事。绍林村村支书说,我做书记10年了,他修路从没有向村里要过一分钱。家人告诉记者,钱凤选义务修路已有50个年头了。他的“业务”遍布方圆十几里的大小道路。

  让钱凤选暖心的是,修路时,常常遇到热心人。两年前,一次大雨后,见南洋镇通向高产居委会的路上冲了个坑,钱凤选就拿出工具修。时任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仓定华见了,主动让居委会买来砂石和水泥,还安排一个小工由钱凤选指挥修路。

  “现在,村村水泥路都修到了家门口,与以前的泥路相比,垫沟平坑的事少了许多。”钱凤选说,他做得更多的已经不是修路,而是护路。哪家在路边打了一根桩,他就上门协商把桩拔了;哪儿路上有了碎玻璃,他就清扫干净……钱凤选家里有两个塑料袋,里面仅铁钉就有几斤。“这都是我在路上捡的,不捡,车子轮胎碰到准扎上。

  本报通讯员 陈志平 成彪 姜银华 本报记者 杨树立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