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 续写邗粮新篇章

26.11.2015  10:03

    近年来,我局紧扣“深化改革、建设五粮”这一目标,坚持质量优先与总量提升相协调、软环境取胜与硬环境见长相统一,全区粮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当前及“十三五”时期,我局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搭建新平台、构建新格局,进一步创响“邗江粮食”品牌。

    一、以“深化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整合内外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对全区国有购销企业进行优化、重组,逐步构建“1+3+N”新格局。“1”,即强化区粮食购销公司的职能,逐步实现“一县一企”;“3”,即完善3个骨干库,提升安全保供能力。“N”,加强对多个收购站点的管理,提升收购效能。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探索实行股份管理机制,有选择地吸纳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入股,实行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定期开展审计,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各项制度,推进企业规范化运作;在正确岗位描述的前提下,制订三年期人才引进办法,培育新型粮食人。

    二、以“安全保供”为目标,着力提升调控管理能力。 一是强化政策执行,确保管理规范。既强化政策性粮食收购“五要五不准”守则执行,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亦规范政策性粮食出库,守住居民“吃粮买得到”的底线。同时,建立储粮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地方储备粮管理质量。二是明确“四零”服务,收获农民点赞。通过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质量“零投诉”、服务受理“零推诿”的“四零”模式,近年来,群众售粮积极性、满意度持续提升。三是严格市场监管,维护流通秩序。以重立规、重监管、重服务“三重”原则,抓好收购资格核查,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粮政执法检查,做优放心粮油工程,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三、以“互联网+”为契机,着力提升仓储建设水平。 一是升级“互联网+粮库”模式。根据省“智慧粮库”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去年成功建设信息化粮库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深化“互联网+粮库”模式,在公道中心库打造智慧粮库,建成后将涵盖粮库业务管理信息化子系统、粮库作业自动化子系统、粮库仓储智能化子系统、粮食安防监控智能化子系统等子系统,确保全方位网络化管理。目前,该工程已经处于设计方案申报批复阶段。二是加快实现烘干“”突破。今年来,我局将在公道中心库和方巷粮管所黄珏粮站建设烘干房项目纳入重要日程,目前,黄珏粮站日处理能力100吨的烘干房已在秋粮收购中投入使用,公道日处理能力270吨的烘干房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2月可建成。

    四、以“转型升级”为抓手,着力提升机械产业水平。 一方面,加速产业层次向“”向“”攀升。助推牧羊、迈安德等粮食机械企业加快走出去,通过投资收购、加盟代理等方式在欧美率先布局,力争到“十三五”末,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建成世界最大、最顶尖的饲料类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另一方面,推动产业质态由“”向“”转型。将工业机器人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开展迈安德焊接机器人的“机器换人”试点工作,鼓励牧羊强化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提升集成配套个性化服务水准。

    五、对下一步工作的几点思考建议

    一是逐级建立执法载体平台。由于执法载体平台有限,粮食部门需其他部门大力配合,不能有效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不能切实履行依法管理粮食市场的职能。因此要加大各级粮食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尤其是基层队伍建设,特别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理顺关系、扭转目前收购市场被动局面,确保粮仓富足。

    二是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内容。加强价格监测,适时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支持基层国有粮食企业以方便农民卖粮为原则设置收购网点;明确最低收购价保管期间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粮食直补与产量直接挂钩,对农户出售给国家的粮食给予补贴,进一步增强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是着力解决好目前体制不健全,经营与管理关系不顺的问题。如中储粮延伸收储工作,既代表经营者又代表管理者,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不合理做法等等,使整个社会的粮食企业能真正做到公平竞争。

    四是加快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要以满足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需求为宗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通过各级政府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社会融资、企业自筹等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发展区域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加快自营能力的提升。目前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规模较小,政策依赖性较强,自身经营能力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加快“一县一企”改革步伐,借助“一县一企”平台,壮大企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