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50位学者烹饪寒假“精神大餐” 为学生力荐180本好书

22.01.2015  15:43

  莫砺锋推荐的部分好书 微信截图

  昨天,南京大学50位知名学者集体烹饪了一道寒假“精神大餐”:为大学生开出书单,力荐180本好书。不过,现代快报记者随机调查发现,10个大学生中,有6个表示寒假没有明确读书计划。通讯员 侯印国 现代快报记者 俞月花

  50位知名学者推荐好书

  最近,南大50位知名学者给大学生烹饪了一道寒假“精神大餐”:推荐180本经典好书。

  南大文学院资深教授莫砺锋推荐的好书之一,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他的推荐理由是,读这本书,能对三千多年的文学艺术发展史巡礼一遍。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山推荐的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他说,“前一本书中,那些闪亮的人性让人向往。而后一本书是年轻人步入社会的参考书。

  此外,南大文学院教授汪正龙推荐了《凶宅笔记》和《赶尸笔记》。他说,这些书适合消遣,“它们代表了当下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走向。”不少学生寒假无读书计划

  大师推荐的好书,学生们应该读一读。可记者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10个大学生中有6个无明确的读书计划。“好不容易放假了,就想出去走走,放松一下,也开开眼界。”小韩是南财大新闻学院大三的学生,他准备和朋友一起去鼓浪屿旅游。“前两天发现机票便宜,就临时决定去玩玩。”至于读书,他说没特别计划,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

  南审大四学生小单也不打算在假期里读书,就想在家多陪陪爸妈,“春节后就要找单位实习了,以后没那么多时间呆在家里。

  而表示有读书计划的学生,大多读的都是跟专业相关的书,或者考研、考公务员的辅导书。

  ■延伸

  他们的寒假曾经怎么过?

  60后:想读书却没条件读

  李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上的大学。他说,那会儿放寒假得帮妈妈干活,想读书但没条件。

  70后:读书就像每天吃饭

  孙先生是南京一所高校的老师,他说,自己到现在,都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没有假期和工作之分,“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

  80后:读书计划最后都落空

  80后刘先生说,自己上大学时,读的书不多。“放寒假,亲戚朋友在一起很快就过去了。之前计划好要读多少书,最后都没完成。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