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碑镌英名

14.07.2015  20:22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听抗战遗迹的诉说】

  为了丰碑镌英名

  ——记寻找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之路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有一支彪炳史册的英雄连队:面对上千日伪军的重重包围,全连82名壮士毫不畏惧,驰骋战场,最终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即著名的“刘老庄连”。但这82位壮士中留下姓名的只有17人。

  四年前,江苏淮安日报贾华和周洋两名记者开始寻访刘老庄连烈士身份,历时九个月,最终找到9位烈士姓名。近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刘老庄烈士陵园,缅怀逝去的英烈,聆听贾华、周洋讲述寻访的故事。

  一场时隔68年的历史寻访

  北风呼呼作响,耳边军歌愈发嘹亮。“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群像浮雕(局部)光明日报通讯员龙謦泽摄

  2011年末,刘老庄烈士陵园内,新发现的刘老庄连9名战士姓名被刻上花岗岩墓碑。蒯德山等9位烈士的后代,含泪跪抱墓碑,久久不愿松开。

  “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的事迹广为传颂,但是他们的名字却无人知晓。”2011年,时任淮安日报副总编辑的贾华到刘老庄烈士陵园采访,得知只有17位烈士留下姓名,无法释怀,同年3月,他和同事周洋结伴踏上了寻访烈士身份之路。

  贾华和周洋沿着刘老庄连当年行军战斗的路线,走访了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拜谒了330多位新四军老战士、党史军史地方志专家、烈士亲属及见证者,查阅各地革命烈士英名录、国家档案馆等近百万字资料,最终寻找到40多位疑似刘老庄连烈士的珍贵线索。

  宋迎春、刘守业、蒯德山、袁培臣、张立伦、胡志法、靳宪珠、翁兆法、任国监——经党史专家研究辨析,确定此9位是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成员。“抗战中,刘老庄连和所有新四军战士共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参加战斗2万余次。先烈的名字和故事,理应永载史册。”贾华说。

  砥砺人心的英雄故事

  在这场自发的寻访中,贾华和周洋挖掘出无数感人的故事。在江苏徐州沛县,他们找到了刘老庄连队指导员李云鹏的家。

  多少年来,李云鹏的故事在江苏大地被代代传颂。李云鹏的弟弟李爱云回忆说,当时家里人并不知道李云鹏参加了新四军,为了不连累家人,李云鹏每次写信都说自己是在外地做生意。直到同在部队的表叔孙一涛带来李云鹏牺牲的消息,一家人才得知他参军打鬼子的事情。

  “我是听着刘老庄连的故事长大的。”刘老庄村民张华说,为铭记烈士,乡亲们为李云鹏立了一块碑,每到清明,前来祭拜的父老乡亲都会带着子子孙孙来到墓碑前,给孩子们讲刘老庄连八十二位烈士浴血奋战的故事。

  刘老庄连连长白思才的故事也让人震撼。白思才出生在“红色革命的摇篮”——江西,16岁起就跟着红军队伍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在刘老庄战斗中,白思才右手被日军猛烈的炮火炸断,身上多处负伤,但他忍住疼痛指挥战斗,带领刘老庄连拼死抵抗8小时,击退敌人5次冲锋,毙敌170多人,伤敌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