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多举措引领重点企业向工业4.0赶超

14.10.2015  11:50

  前不久丹阳市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丹阳行动计划》明确了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由“制造”向“智造”演进的路径图。而同步出台的《2015-2020丹阳智能制造推广计划》等“5+2”具体实施方案,无疑是《丹阳行动计划》最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五项行动计划之一的《智能制造推广计划》,丹阳市正围绕其加快推动技术改造,积极建设“智能”工厂、项目、车间,全面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那么,究竟何为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推广计划如何实施?计划实现后,丹阳市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如何? 
  “智能化”是工业4.0的显著特色,而智能化生产则是最终要实现生产过程无人“在场”、产品终端的“私人定制”。在工业4.0席卷而来的浪潮中,丹阳市制造业面临着2.0普及、3.0补课和4.0追赶的艰巨任务。通过多年来持续的快速发展,丹阳市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城市,但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处于2.0~3.0之间,只有个别企业摸到了4.0的门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引领全市制造业由单纯的“制造”向“智造”发展?这是《智能制造推广计划》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丹阳市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层次结构差异大的现状,《智能制造推广计划》明确了四项工作计划,以推动“智能制造”落地。
  一是技术改造方面,引导企业逐步由单纯设备更新为主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转变,由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全流程改造转变,由单个企业改造向产业链协同改造转变。重点推进江苏汉高特种橡塑制品、申阳集团轨道交通铝制品深加工等一批技术改造项目。
  二是智能产品方面,加快引进和发展高档数控专用机床、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和智能专用装备。重点推进恒宝公司金融智能卡、沃得农机全喂入履带联合收割机、鱼跃公司医疗设备及高值耗材、天宏机械工业智能机器人等一批智能产品项目,在全市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智能生产方面,鼓励以五大传统产业为主的各类企业加快应用以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为主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推广采用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实时调度、自动识别、在线监控等智能技术为主的智能化生产。突出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镜、木业、纺织等传统特色产业生产智能化,重点建设好洪昌科技大功率LED灯具、天工国际工模钢、丹毛高档面料以及江苏新通达数字化仪表等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智能生产示范项目。
  四是智能服务管理方面,鼓励企业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的应用和系统集成,促进生产与销售、业务与财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实现智能管理。积极推广海昌眼镜等重点企业智能物流仓储,深入推进鱼跃医疗、中国丹阳眼镜城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天宏机械、仅一包装、鱼跃医疗等重点企业积极探索远程诊断与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
  到2020年,丹阳市智能制造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首先,以推广智能装备、智能工艺为主的技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技改投入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不断提升。其次,全市智能制造产品应税销售达50亿元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多领域的智能产品生产体系,智能装备在丹阳市制造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智能制造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内先进行列。再有,建成省级以上智能示范项目、智能示范车间各5个以上,创建市级智能示范项目40个以上、智能示范车间30个以上。此外,60%以上大中型企业实施数字化制造,80%以上大中型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

来源:丹阳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