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麦子收不上来,急!

03.06.2015  14:05

  眼看要归仓偏逢连日雨

  新华报业网讯 6月2日,豪雨如注。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宝云家庭农场场主汤立云忧心地望着天色。他种了100多亩麦子,眼看着就要收获,没想到遭遇连日阴雨。2日的雨还特别大,一早他到田头去看了一下,黄澄澄的麦子倒伏了一大片,这片麦地已经不能机械收割了,只能人工收割。“什么时候才能放晴啊?再这么下下去,麦子要完了!

  6月上旬是夏收最关键的日子,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内,我省全省范围内还将持续降雨。不停歇的降雨揪紧了农民的心,也揪紧着农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心。“没有什么比眼看着丰收在望、却收不了麦子更让人着急的了。”省农委作栽站站长邓建平告诉记者,今年我省小麦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到目前为止,苏南地区已经收获了一部分,而夏粮的主产区苏中和苏北的麦子已经接近成熟、基本还没有开始收获。往年夏收时节也有降雨,但没见过像今年降雨这么多、时间这么长的,这种天气很可能致使麦子收不上来,造成“烂麦田”。他透露,省农委和省农机局已组织7个小组奔赴各地指导夏收、调度农业机械,尽量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问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因为下雨天没法收麦子,只能坐等天晴。”邓建平叹一口气说,雨水这么大,成熟的麦穗分量重,很容易倒伏,倒伏的麦子就难以机械收割了;麦子成熟后遇到连续阴雨,即使天晴后收割了,品质也会下降;如果麦穗因连续雨水出现发芽现象,那麻烦就大了,不能作为粮食了,最多只能作为饲料原料,种粮农民的损失就大了。

  泗洪县瑶沟镇种粮大户葛怀书种了2000亩小麦,早几天他还开心地对记者说过,今年麦子大丰收啊,去年已经创下产量记录了,今年产量可能要创新高。他原计划6月6日开始收割麦子的,但他打算提前两三天。“我每隔三四个小时就查一下天气预报。”他说,当地气象部门预报,6月3日和4日可能没有雨,他准备抢收了。“困难还是很多,因为连续下雨,田间地头的泥土很烂,收割机械开不进去。”他说,最好连续有三四个晴天,第一个晴天把土地晒干、晒硬一点,麦穗上的水分也少一点,这样脱粒时穗子和麦秸秆就不会搅和在一起。问题是老天不由人摆布,即使接下来的两天不下雨,也可能是阴天。2000亩麦子起码要收四五天,怎么也来不及收。邻近的太平镇农民王斌种的麦子比葛怀书面积更多,达4000多亩,连续多日的雨水让他忧心如焚,“就算是两天不下雨,大家都会抢着收割,农机手都匀不过来啊。”他担心的还有麦子的晾晒问题,因为这种天气里收割的麦子水分普遍比较高,是卖不出去的,即使从地里抢回来了,堆放在一起的麦子也可能发热导致发霉,影响质量。“我们就希望农业部门调度好农机抢收麦子,也希望有关部门能为我们晾晒、烘干麦子想想办法。

  事实上,各地农业部门都在密切关注天气,联手本地气象台,不间断发布农事气象消息。“我已经连续10天收到农事气象提醒。”建湖县恒济镇种粮大户肖昭勤对记者说,6月2日他收到的当地农时气象预报是,白天小雨,夜里大雨,但6月3日多云转阴,“即使是阴天,只要麦穗上的露水干了,麦子也可以收了。”他还说,当地农业部门已经在调度农机,保证在适宜收割时全数出动,抢收抢种。

  已经收了三分之一麦子的溧阳市社渚镇种粮大户汤芳伢提起“烂麦田”心有余悸。2011年夏粮快要收获时,当地连续下雨,导致他的2000多亩麦子烂在地里无法收割,最后损失了100多万元。今年他还有3000来亩麦子没有收获,有过惨痛教训的老汤对记者说,只有一个字,抢!只要雨停了,麦穗干了,哪怕连夜也要把麦子“”回来。“”回来后,晾晒烘干问题相对要容易解决一些。他还提醒,这几天如果还是下雨,要及时疏通沟渠,避免田间出现积水;如果出现麦子倒伏,要及时逐丛捆扎,减少倒伏造成的损失。

  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已紧急通知各夏粮收储企业,用足用好烘干、晒场等设施设备,帮助农民整理粮食,将阴雨天可能造成的夏粮损失降到最小。

  本报记者朱新法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