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里所有中餐外卖都被南京的这个塔承包了!

12.04.2016  23:49

  美剧里的外卖似乎从来只有两种,要么是披萨,要么是中餐。

  我也搞不懂美国人为什么会深深爱上我大中华的美食,不过中餐外卖的出镜频率好像有点高。

  比如说《生活大爆炸》那群宅男,每周六都在啃中餐,一啃啃了八季:

  不看宅男了,看看有点年代的《老友记》,这边也捧着中餐外卖笑得开心:

  真的,要是眼利一些,你会发现自己分分钟被刷屏:

  好莱坞电影也不由分说地沦陷了。

  你看成龙大哥在吃:

  安妮·海瑟薇在吃:

  连动画片里也在吃:

  别误会,我对外国友人热爱中餐这件事没什么意见。只是作为一个好奇宝宝,我有点怀疑人生:

   这到底是谁家的中餐啊,

   它凭什么承包了所有美剧和电影的外卖镜头啊!

  带着半严谨的态度,我瞅了眼Google,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这些中餐外卖盒英文名叫Oyster pail(牡蛎桶)。能攻下美剧、占领好莱坞并不是因为它背后有多会砸钱打广告的金主,只是因为整个美利坚的中餐馆都在用。

  可是为什么要叫牡蛎桶?为什么美国中餐馆都在用?为什么是纸做的?就不怕汤汁洒一地?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反正故事要从一个世纪前说起了。

  这个纸折成的桶呢,原本是设计用来装牡蛎(就是生蚝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会,美国盛产牡蛎,由于价格不贵,很快它们躺在了千千万万美国人的餐桌上。

  但开壳什么的处理实在是力量与技巧的比拼……动动脚趾头都知道,大家当然把这种麻烦事交给了摊档老板。

  1903年,纽约街头随处可见卖牡蛎的摊档(图片来自newyork.com)

  据说当时在美国西海岸采集牡蛎的工人大多来自亚洲,他们中巧手的,学日本人拿纸折一折做成了防漏的桶状;给客人装好开壳后的牡蛎,开开心心就回家做饭去了。

  这个“据说”已经难辨真假了。不过可以考究的是,在美国的专利库里留存至今的,是1894年F.W.Wilcox同学发明的这一款:

  但吃牡蛎的习惯并没有长盛不衰。二战之后,由于打捞过度,牡蛎减产,价格上升,自然吃的人就少了,批量生产的牡蛎桶很快就剩了一大堆。

  好是好在,美国开始了郊区化,那会儿家家户户也都用上了微波炉,冷冻与半加工食品兴起,餐厅食物外带成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于是我们的“接盘侠”中餐馆就登场了。

  以改良后的酸甜口味博得美国人欢心后,一次机缘巧合,有中餐馆把没人用的牡蛎桶拿来做外卖盒了。

  俗话说得好啊,谁用谁知道。老板们发现,这个桶装盒子防漏真的是一级棒啊(此处并不是在说卫生棉)。

  后来用的中餐馆越来越多,就这样,牡蛎桶完成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完美的转型。

  但即使完美转型,一开始的中餐外卖盒还是很低调很寡淡的。

  直到1970年代,制造这些牡蛎桶的Fold-Pak公司找来了一个平面设计师,他大笔一挥,才赋予了中餐外卖盒今天风情万种的模样。

  虽然也有其他的设计图案,但最普遍常见的中餐外卖盒上,基本都画着一座宝塔。这座塔当然跟红塔山没有半毛钱关系,这画的是南京大报恩寺里的五彩琉璃塔(又称瓷塔)。

  听着有点陌生,但这座塔其实响当当。它跟长城一起入选“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方人眼里,它的名气比长城要大得多。

  但可惜今天看不到了,因为这座瓷塔已经在1856年太平天国时期不幸被毁。

  Anyway,反正在一个世纪的完美转型和改良后,现在的中餐外卖盒不仅承继了当时防漏的好效果,在隔热保温和密封方面更出色,还加上了一根铁丝把手方便携带,简直就是美国外卖界的一大佳话。

  不仅成了中餐的象征,它甚至还成了中华文化(应该说是唐人街文化)的一部分:

  对,你没看错,这的确是一款灵感来自中餐外卖盒的包包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报恩寺塔为何出现国外快餐包装盒上?

  对于网帖中这个内容,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夏维中教授认为,把这座塔看做大报恩寺塔是完全合理的。“塔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标志之一,曾经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南京瓷塔),代表着中国造塔工艺的最高水平,并因《尼霍夫游记》的渲染而名扬海内外。”公元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决定派一个使团到中国访问,并要求随团的素描画家把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象以及奇异的建筑物以它们本来的形象描绘下来,作为资料保存。当时担任此职的正是约翰·尼霍夫。

西方画家绘制的大报恩寺塔

  但是让大报恩寺琉璃塔名扬欧洲的,并不是这份报告,而是由约翰·尼霍夫之兄亨利·尼霍夫整理、编辑的尼霍夫游记《中国出使记》。在书中,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已被称作是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提并论的伟大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和无与伦比的美丽,通过文字和版画,被大肆渲染和热情推崇:“寺院里面和周围的建筑都令人惊叹地体现着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中国建筑可与它们相媲美。在寺院的中央就伫立着那座高大的琉璃塔,它的美感与装饰之繁复超越了所有中国艺术建筑……

  夏维中教授认为,历史上欧洲人曾经把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中国文化甚至东亚文化的标识性符号,用于地图等作品上。中餐外卖袋上使用塔形标识,完全符合欧美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因为只要是有关中国古塔的设计,大概就不能绕过琉璃塔。因此尽管这一塔形已经高度抽象、变形,与琉璃塔原型有很大差异,但我们仍然可以合理地推测,设计者当初完全有可能从大名鼎鼎的琉璃塔中汲取了灵感。

   安徒森的童话中也写过大报恩寺

  1839年,安徒生就在童话《天国花园》中写道:“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据说就是明代南京城大报恩寺琉璃塔。

  《天国花园》的故事通过风妈妈的四个儿子——北风、南风、西风、东风的叙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景物。其中的东风,穿着中国人的衣服,刚从中国飞回来。他告诉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塔铃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在故事中,瓷塔即代表着中国,是中国的标志性景观。出生于丹麦贫苦鞋匠家庭的安徒生,早年并未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也并未到过中国,他关于中国瓷塔的印象,可以说明,瓷塔作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景物,在安徒生生活时代的欧洲是广为流传的。

   法国的路易十四“山寨”过大报恩寺塔

  《中国出使记》的出版和大量发行,使得南京大报恩寺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尼霍夫的游记和书中插图,还被其他有关中国或亚洲的各类书籍不断引用或广泛改编,直到19世纪40年代,它们仍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知识来源。明代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也记述了他曾亲眼所见的瓷塔以及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的海外游客。欧洲人并不懂大报恩寺塔名字的含义,只能直观地称呼它为“中国瓷塔”,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曾让人在宫廷里仿造了一个“山寨版”的“南京瓷塔”——这就是于1670年在凡尔赛建成的特列安农瓷宫。

   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前世今生 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数十里外可闻。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塔内壁布满佛龛,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4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通体用琉璃烧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时代,一些欧洲传教士、商人、游客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古城、比萨斜塔等中古世纪世界七大奇观相媲美,并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成祖朱棣是大报恩寺的总设计师,他曾给琉璃塔御赐了“第一塔”的塔名,他要告诉世人,琉璃塔在天下所有的宝塔中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琉璃塔的杰出归纳为“三绝”:第一绝:巨构殊形,高耸云日;第二绝:通体琉璃,独步古今;第三绝:长夜深沉,佛灯永明。19世纪中叶这座辉煌的宝塔毁于太平天国年间的战火。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发现了长干寺地宫,出土了包括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七宝鎏金阿育王塔等众多珍贵文物和佛教圣物,据研究推断,明代大报恩寺塔延用了宋代长干寺长干塔的地宫。

  说了那么多,饿了吗?

  喂,中餐馆吗?越洋外卖你们送不?

编辑: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