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在宁启动

20.09.2016  21:17

        外观似一艘破冰船,“船身”镶满印刷式太阳能板,建筑之间是街心公园……昨日揭晓的南部新城“中芬合作交流中心”赚足人们的眼球。这个1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集多项低碳环保节能于一体。设计师芬兰科学院院士萨米尔说,“中心”建造为工厂预制,从屋顶、墙面到地面所有采光的地方都贴上太阳能板,体现低碳生态。

        “南部新城低碳生态试点示范是中芬两国友好合作的结晶”,专程来宁祝贺项目启动的芬兰驻华大使马寰雅介绍,全球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四成,温室气体排放则占总排量的1/3,芬兰建筑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拥有成熟技术和严格标准。去年9月,住建部批复南京南部新城等三地为中芬低碳生态试点城市。

        南京南部新城规划处殷凤军介绍,南部新城将在绿色建筑、清洁能源、水资源利用、固废回收等方面进行试点,所有建筑都要达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公共建筑要求国家三星和美国LEED绿色建筑双认证,鼓励集中能源供应,将利用秦淮河建设水源热泵。

        殷凤军打开南部新城规划图比画,居住地块约3万平方米,商办地块只有8000平方米,不到河西的一半,真正做到“密路网、小街区”。新城还独创“慢生活走廊”,这个仅供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的街巷体系,除应急消防车,禁止小汽车通行,让居民从容散步逛街。新城道路占地面积达百分之十几,但方便居民生活、邻里交往,有利于街区发育和社区商业布点,防止大马路、大广场带来的空间浪费和生活不便。

        南部新城地处南京城上游,秦淮河曾在此拐了S弯,后来因水利建设,秦淮河一道弯被裁弯取直,让老南京很是遗憾。新城建设将恢复秦淮河“故道”,形成6公里长的秦淮河S弯,并新开挖机场河等河道,河道总长将从20多公里扩至50公里。滨河绿地不仅为市民提供水生态、水景观,新城防洪能力也将升级到50年一遇标准,在此基础上建设海绵城市,将使新城七成雨水得到控制利用。

        南部新城所在大校场地块,距南京老城3公里,堪称寸土寸金。这里目前可供开发的万亩土地中,仅小部分用于商居开发,大片土地则用于市政配套、公共建设。新城核心区将拿出1000亩土地建学校。这片土地如果出让,收益可达两三百亿元。长2660米、宽60多米的机场跑道以及候机楼、油库、机窝将悉数保留,跑道两边还将增辟10米宽的辅道,新建第二历史档案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建筑,成为开放的“机场跑道公园”。

        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曹路宝说,南部新城将建成南京新都市中心。根据规划,这里将入住15万人口,其中14万人本地就业,低碳生态、配套高端、产城融合,将使居民宜居宜业,避免潮汐式、钟摆式交通,保障城市低碳运转。 (顾巍钟)

来源:  金陵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