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不难英语没有偏题怪题

15.06.2015  09:53

  今天估分模拟填志愿,专家提醒考生估分最好估3次

  

  “原来最担心的数学竟然这么简单!”“终于考完啦,我要好好睡一觉!”昨天,南京中考结束最后一天考试,走出考场的孩子们绽放出开心的笑容。南京晨报约请南京多位一线名师详细点评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四门学科。今天起,不少初中开始组织初三考生估分模拟填志愿,估分有什么科学方法?志愿填报有什么技巧?晨报记者采访招生专家,为家长和考生提供参考。

  【试卷点评】

  难度不大,绝大多数试题脱胎教材

  数学

  【考生反应】

  “比我们几次模拟考试都简单啊,悬着的心放下了!”上午,不少考生走出考场时都喜形于色,以往中考比较容易出难题拉分的数学,大家都觉得很容易。 【名师点评】

  教授级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侯正永老师

  试题题型、基本图形、问题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选择题、填空题都以基本知识点为主,大多数考生能做到应答自如。应用型试题情境设置贴近生活,取材于真实的现实题材,如“机动车的数量”的科学记数法问题、“身体素质监测”的统计试题、“购物”情境下的概率问题、“生产销售”的盈利问题,“航海中的测量”的三角函数问题等。试题多数来源于课本,但不乏变化和创意,很多基本概念、图形是老师在平时教学时着重强调的,也是同学们熟知的,因此上手较快。

  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叶旭山老师

  试卷基础题占全卷试题的比重超过了70%,覆盖了初中数学绝大多数的基础内容、核心知识点,比如试卷的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第20题、第21题、第22题等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从全卷来看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分值比例大体与各领域的课时数在教材中的比例相当。绝大多数试题均脱胎于教材内容,能在教材中找到蓝本,都是平时老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的东西。试题考查了数学学科核心的数学思想,如第11题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第25题的分类思想、第27题的模型思想,以及在许多题目中出现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等。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训练学生解题技巧,这一点在今年的中考卷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考了浦口火车站、米兰世博会“南京周

  英语

  【考生反应】

  “比较容易上手,前面的基础题送分的,后面的阅读有一篇考的是诗歌,有点难。”走出考场的考生反映,全卷没有偏题怪题。 【名师点评】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马辉

  试卷阅读理解部分涉及不同话题背景,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经历。全卷语言地道,主题积极向上。阅读文本的体裁多样,有讲述中学生关爱动物园里大猩猩的故事、有关天气预报的非延续性文本、与环保相关的短诗、帮助新同学克服焦虑适应新环境的短剧以及涉及食物运输的说明文。丰富的选材和多样的体裁使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B篇诗歌阅读后的试题从诗歌的内容、诗歌的主题及诗歌的特征三个不同的视角引导考生理解文本,不仅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挖掘,还考查了学生对英语诗歌韵脚的理解,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章磊老师

  全卷注重对考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尤其关注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在第四大题填空题所考查的cheap, July, itself, lose等单词不仅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会单词,也是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高频词汇。其中涉及到南京本地热点话题的有:南京浦口火车站、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南京周”、南京的第一个微信图书馆等;涉及的当前热点问题有:央视汉字听写大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皮影戏等。

  【考生反应】

  一带一路、探月工程等热点入题

  思想品德

  “考了不少教材里已有知识,比较容易上手。”考生反映,题目很灵活很有意思。 【名师点评】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李宝玉

  试题关注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如:选择题中,烈士纪念日、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制造2025、治理雾霾、探月工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并能恰当运用教材知识,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外重大时政现象。非选择题第16题,围绕“智能手机的使用”这一社会热点,选取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角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用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判断,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区东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周智宁

  试题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素材,通过剪辑来设计,如: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如何处理在与同学和父母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等素材,促进学生过积极健康安全的生活。试题通过多侧面传递时代气息,如:见义智为、雾霾治理、探月工程等社会热点;并将这些与教材知识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

  没有偏题怪题,入手容易

  历史

  【考生反应】

  “还挺容易的,没有偏题、怪题。”考生们觉得考到的题目大多是老师复习的重点。 【名师点评】

  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南京三中文昌初中校区郭蜀宁校长

  整卷风格均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入手容易。部分试题侧重考查主干考点之间的外部联系,如第23题,在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西欧的联合”进程中相关史实的同时,还联系了“东欧剧变”中“德国的统一”这一重要史实。大到整卷试题编排顺序,小到选择题选项设置,均尊重历史的时序性和逻辑性,以线串点,点中有线,在联系中感知历史线索,提升历史认识。

  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王必闩

  试题均为学生应知应会的主干知识。创设贴近学生的历史情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如第3题的“松赞干布说文成公主入藏”、第4题“宋代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第22题“对作品《格尔尼卡》的解读”等等。绝大多数选择题均围绕题干主题或立意,选取相关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呈现其外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或线索。如第26题通过材料铺垫与设问指向,弘扬追求大一统的民族传统。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