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削减部分高科技产品关税达成共识

12.11.2014  12:05
      11月12日,周二,中美两国宣布达成了一项重大协议,同意削减世界各地的电子产品关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是否能够在贸易协定谈判方面达成一致,已成为对中美两国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此次中美两国达成的关税削减协议,可以说是为两国长久以来的贸易协定谈判成功画上句号。   在北京达成的这项协议,打破了一场持续近18个月僵持的局面。由于中美之间的对峙,导致超过50个的1996年《信息技术协议》(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简称ITA) 更新谈判被迫中断。周二,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表示,美中两国已经就扩大ITA协议方面达成“谅解”,此举“将有利于推动在日内瓦的举行的广泛谈判快速得出结论”。   目前,该协议还尚未得到其他参与ITA协议谈判国家的签字,ITA协议谈判一直以来都是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sation,WTO)框架下进行。该协议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内获得批准。在中美达成的电子产品关税削减协议中,并不包括平板电视或显示器,而这或许会进一步引发日本和韩国等平板显示生产大国的不满情绪。   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弗罗曼(Mike Froman)表示,与中国达成的这项协议为WTO框架内近20年来的第一次关税削减协议的达成铺平了道路。他表示,“这个消息不仅有利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这说明,为了推送双方的双边经济议程,中美两国可以共同合作,并为多边贸易制度提供支持。”   游说活动家约翰·诺弗尔(John Neuffer)一直在为美国信息技术工业协会(ITIC)跟踪ITA对话进程。他表示,中美仍要更加努力,以确保其他ITA谈判参与国同意该协议。   ITA更新协议一旦开始实施,势必将大幅降低超过250种高科技产品的关税,届时,无论是无线耳机、半导体产品还是医疗设备,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贸易也将更加自由化。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将例外产品名单大幅缩减至十余种。在最近几周与美方的谈判焦点也集中在不到10中产品类别方面,其中包括下一代半导体、生产用精密测量工具及用来下载电子游戏机其他软件的销售点卡等。   就在上周,美国官员曾流露出对中国的不满。不过,在过去这几天里,谈判在北京重启,中美双方也在周一互换协议最终文本及翻译本。现在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宣布该协议,将其作为APEC峰会的部分成果于周二宣布,还是奥巴马总统在周三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宣布。   ITA谈判取得成功,或许会对中国与其他美国带头的“诸边”贸易谈判带去影响。中国曾公开批评美国及其他国家在WTO框架外发起的部分行业谈判,使得WTO框架内谈判持续陷入僵局。   不过,今年1月,中国同美国及欧盟等14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共同宣布启动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另外,中国也表示希望加入由美国主导的一个旨在对年度价值4万亿美元的全球服务行业贸易的规则进行更新的谈判。此前,美国一直以ITA陷入僵局为由阻挠中国的加入。   弗罗曼曾认为ITA会对去年发起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造成威胁。尽管美国国会多数人仍认为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困难重重并引发政治争议,但随着中美就ITA协议更新达成共识,该谈判进程或许能够更加顺利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