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小民营企业进入“低速低效”增长期 该怎么破

22.01.2016  19:28
  中国江苏网1月21日讯 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于改善,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但风险因素依然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2016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低速低效”的增长期,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今年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非常关注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他们并联络相关部门给出解答。   现状扫描   资金短缺、人才瓶颈、技术匮乏是三大难题   陶新华委员和徐卫明委员组建了“苏州市民营企业家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状况”调研组,去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调研在市区及四个县级市开展,以民营企业家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型访谈,涉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20余个行业。他们发现,资金短缺、人才瓶颈、技术匮乏是民营企业家转型升级的三大难题。调查显示,45.1%的民营企业家资金短缺,64.7%的民营企业家遭遇人才瓶颈,45.8%的民营企业家有技术瓶颈难题。   进一步探究,资金短缺与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无关系。53.1%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劳动力成本对其产生较大的经济压力,23.8%的民营企业家感觉原材料成本压力很大;此外,“融资难”也是民营企业家们齐声发出的感叹,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高,中小型企业更多地通过非银行机构或通过抵押获得较低额度的融资贷款。人才瓶颈与技术匮乏说到底是创新驱动不足。中小型民营企业因其规模小、品牌不响、周围生活配套设施不全等,容易“留不住人”,没有较大的资金供应,较难在研发创新方面进行较大的投资。   再放宽视角看,宏观的政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国家或地方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营企业得益最大并成为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家对“支持政策”落实程度的满意度并不高,平均满意度为6.43分(最高分为10分)。   建议集萃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银行不可乱收费   市工商业联合会的委员们建议,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有效手段。截至去年9月,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已累计为8.98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13.18万笔、总额达4737亿元的贷款担保,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金融服务业尤其是银行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也推出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如增加授信额度、减少收费项目等。但徐阿大代表提出,在实践中,部分银行在落实贷款之后不能信守承诺,口头提出授信外的贷款附加条件,甚至违背政策要求,存在乱收费等行为,如挂失费、财务咨询费、贷款管理费等。“为企业减负,应落到实处。”他呼吁相关银行立即停止乱收费。   增强研发创新能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徐卫明委员建议,民营企业应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号召,学习德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努力研发与创新。例如,通过成立科学技术学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创新人才引入等方式提升研发能力;以市场需求为产品结构调整的检验标准,紧密结合自身工艺装备的优势和特点,全面推进“产品结构高端化工程”;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法务、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绵绵不绝的智力支持等。   陶新华委员认为行业协会大有可为。行业协会可充分利用行业规则,打击违法违纪行为,保障行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行业内企业平等竞争。   构建政府与民营企业沟通的桥梁,协助政府了解民营企业家的呼声,帮助政府贯彻落实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树立成功企业典型,带动行业内企业整体升级。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营造良好宏观环境   在顾建芳委员和朱利荣委员看来,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可能为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通过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效率、规范执法,为民   营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竞争,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加大民营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的财政补贴,帮助民营企业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活力。鼓励科研与创新,帮助企业对接科研机构,促进科研项目的运用与推广。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民营企业的办事效率。逐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福利负担。   部门回应   四项举措助推制造业领域中小微企业发展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市经信委中小微企业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介绍说,近来,为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缺”五大任务,针对制造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主要做了四项工作: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体系、引导“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和路径、设立企业转贷资金池、市场开拓和人才培养。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1家,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21家,省星级公共服务平台(机构)225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检验检测、科技创新、法律咨询、创业辅导、融资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公益性、低收费服务。   市经信委从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完成了“苏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导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工作,助推中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如今已有一批中小微企业“单打冠军”出现。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制芯机及精密组芯生产线”   等10个产品新增认定为“江苏省级‘专精特新’产品”,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新增认定为2014年苏州“省级科技小巨人”。   据介绍,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转贷中“先还后贷”造成的资金周转压力,去年8月,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加快设立企业转贷资金池的通知》(苏府办[2015]155号)。从2009年至2015年10月底,累计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2420笔转贷资金,总金额306亿元。此外,我市地税部门首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平台和减免税核算管理系统”,我市国税部门也进一步优化了小微企业网上办税系统,已可做到自动识别、自动提示、自动计算减免税额等。   为更好地推动我市中小微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2015年江苏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走进日本、意大利交流会和第三届江苏省工程机械、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对接会等。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对接交流,组织我市部分市、区中小企业赴淮安、连云港等地开展产业转移对接活动。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组织开展了2015年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班,并组织我市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省外知名高校、标杆企业开展交流学习。另外,以“国际精英周”为契机,组织近40家企业参加民营企业与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洽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