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压力山大”盼减负

03.02.2015  12:22

  孩子安全、高考“指挥棒”、培训竞赛不胜繁多

  新华报业网讯 一提起“减负”,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书包”过重的中小学生。然而,在刚刚结束的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来自教育界的委员们认为,当前教师也面临多种压力亟需减负。对此,记者2日进行了追踪采访。

  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春雷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他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教师,分赴南京、常州及连云港近10所中小学调研。调研发现,中小学教师目前面临“四座大山”压力:

  第一是安全问题。校长24小时开机,时时提防,唯恐学生出安全事故;老师在学生课间也不敢休息,轮流值班;体育课一些项目稍有难度,就不敢开,唯恐安全出事。

  第二是学校要应对的检查验收太多。苏北一所普通学校做过统计,4个月接受了24次检查验收,光台账材料就准备了67盒,排在一起长达5米多,相关工作人员天天忙于应付表格,被戏称为“表哥”、“表姐”。

  第三是应试压力。高考“指挥棒”依然是指挥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杠杆,我省“五严”规定,即“严禁下达高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等基本上形同虚设,教师们疲于应试。不少地区高中每周只休息半天,教师们从早上6点半忙到晚上10点半,一心扑在应试上,遑论梦想和追求。

  第四是各种培训、竞赛、课题与职称评审。从国培、省培到市培、县区培,各种培训越来越多,但常常流于形式,特别是目前很流行的挂网培训,严重占用教师时间,收效甚微,饱受诟病。

  太多压力很容易让教师拼尽九牛二虎之力后,丧失对教育理想的执著和坚守。如何给老师“减负”?潘春雷认为,目前虽然有教育部出台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遇到事情落实起来很难。“建议政府出资,为每所学校聘请1-2名律师,专业负责依法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和各种校园纠纷,从而将校长和老师从繁重的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本报记者蒋廷玉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