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材料厂—— 智能化让工人轻松上班

11.05.2015  17:26

   编者按

  中国江苏网5月11日讯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难点、出路都在制造业。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丁大卫要求突出制造业重点,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江苏行动纲要,抓紧落实南通实施纲要,明确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以科技引领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作为“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明确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智能装备制造在我市快速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在智能车间建设等方面先行一步。本报今起推出“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走进智能车间”系列报道,介绍这些企业在智能车间建设方面的做法,引导各类企业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我市制造业由大变强。

  9日,中天科技材料厂注塑车间,一台台注塑机新装的手臂,自由自在地作业,预放螺丝,抓取,将螺丝埋入模具,取出产品,剪断水口,送出合格的光缆接线盒,机械手一气呵成,站在注塑机前的操作工冒森林轻轻拿起输送带上的产品开始码垛。

  在注塑机智能化改造之前,冒森林是定向招来的螺丝安放工。过去生产光缆接线盒,一台注塑机两个人同时往里面放并用手指拧紧28个螺丝,必须90秒内完成。侧面作业,两个人如果动作不协调,就会超时,料在高温下分解,产品报废。一个班站上8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不说,手指还磨破了。

  年纪大的动作慢,“90后”吃不消,招工留人成了大问题。冒森林说,就在他准备改行的时候,国内独创的一次性全自动埋入28只螺丝的横走型三轴机械手顶岗。

  “全自动生产后,生产效率提升5%,用工成本大幅度下降,原来3台机需要6人,现在3台机只需1人。机械手动作稳定,产品合格率上升两点五个百分点。”中天科技材料厂厂长翟以军告诉记者:“改造一台全自动的智能机只要50万元,去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单功能取产品机械手在内已改造13台,预计到10月份,车间33台注塑机智能化改造全覆盖,明年将打造出一个智能无人车间。

  中天科技材料厂2011年5月成立,不断创新,带来销售额保持每年接近20%的增幅。去年300名员工,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2亿元。

  智能化让工人轻轻松松上班。今年,中天科技材料厂生产光缆接头盒挡圈也用上了智能机器,过去1人操作1台机,现在5台机只用1 人。“光纤一体化托盘的印字、贴标,过去要4个人同时作业,不仅花了油墨、快干水等耗材的钱,这些染料的气味也让我们受不了。从5月1日起,全自动镭雕贴标机取代人工作业,油墨省掉了,标签也不用手工贴,我从闻油墨味儿的操作员变成了呼吸清新空气的巡查员,上班好轻松。”赵兰英说,一台机不到20万元投入,1个人操作班产1900只,比4个人工的产量增加15%。

  中天科技的智能化改造好戏还在后头,光缆接头盒智能组装、护套料自动配料生产等都已列入改造计划。

  记者 杨新明

  链接: 中天科技

  1992年,中天科技集团进入光纤通信领域,现已形成通信、电网、新能源三大产业鼎立发展的格局,去年营业收入199.95亿元,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

  中天科技累计承担70多项国家863和火炬计划项目,开发出6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新产品与专利,创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开发了我国第一根OPGW光缆等18个“全国第一”,OPGW市场占有量全球第一。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