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近6千亿元 VR成投资“小鲜肉”

28.09.2016  16:13

  中新网南京9月27日电 (记者 申冉)9月27日,第十三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拉开帷幕,2016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峰会作为开幕“重头戏”,公布了中国首份聚焦数字创业产业的《2016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根据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产值已经达到5939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VR成为新的增长点,去年增幅高达267%,潜力巨大,成为投资方趋之若鹜的“小鲜肉”。

  在当天峰会上,中娱数字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高东旭介绍,2016年初,“数字创意产业”首次出现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且被纳入《十三五规划》,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不过,相较欧美、日本,中国尚有十余倍的差距,“目前,英国数字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居全球首位,全球15%的音乐创作来自于英国;全球影视票房的三分之一来自于美国;日本动漫制作则占了全球60%的份额;而中国数字创意占GDP比重为0.7%,提升空间非常大。

  在该份报告中分析,目前国内数字创意产业主要包含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创意设计、VR、在线教育等7个细分领域。“其中影视受众广泛,爆发强劲;游戏市场规模高达1424亿元,用户消费意愿较强,再加上电竞、VR是新增长点,未来会成为主力增长极;VR市场规模则刚过15.4亿元,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旺盛;在线教育结合语音识别、AI等技术,将有更多应用,市场消费也比较强劲。

  高东旭指出,2015年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而长三角地区表现尤其突出,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均已超过5%,数字创意产业也正在成为该区域经济主力。

  “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研发动力强,呈现多元化、开放性、融合发展的特点。”根据报告显示,在该区域,“文创+旅游”、“文创+金融”、“文创+高端制造”是较为主流的发展模式:例如,常州的金刚文化,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常州恐龙园文化则以“恐龙人”为主题打造优质IP内容,主要作品有《恐龙宝贝》、《米多龙》等,都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尽管目前来看,数字创意产业“风头正劲”,但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认为,IP原创内容匮乏,VR内容交互体验差,影视、游戏等行业过度竞争……这些挑战仍需警惕,“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内容的IP投资热潮正在涌起,但投资者沉迷于时下‘小鲜肉’而忘记长远发展,会造成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后劲不足,创意和内容依然是需要坚持的方向。”(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