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镇江:搭建海绵城市建设四梁八柱

21.03.2017  19:07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的明确要求,而且还给出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理念先行,“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体制“护航”,“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在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缺乏现成的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的当前,先行先试的创新探索便成了当务之急。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有效模式”:抓紧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不仅如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突出公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有利于从根本上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意味着生态责任落实的好坏将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这将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之一,同样急需示范引领。

尽管目前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增至30个,试点建设进展顺利,但截至目前,谈及“有效模式”,为时尚早。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的镇江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指示精神,通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围绕“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创新低碳发展制度,在两届中美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巴黎气候大会、世界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等世界舞台上,向世界不断释放独具中国特色的“海绵镇江”、“生态镇江”的“中国声音”,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先锋”。

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看来,“生态镇江”效应的形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低碳城市建设融入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当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全面保障了低碳城市的建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谢映霞则认为,“低碳镇江”,是镇江能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该市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机,从全周期、全方位、全产业链出发构建起的海绵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创新采用“海绵+”、“+海绵+”方式,才成功培育了“生态镇江”效应中神奇的“海绵力量”。日前,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联合《中国海绵城市》采编人员一起赶赴镇江,去感受该市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培育的这股“海绵力量”。

创新发展理念 全周期构建“四梁

镇江海绵城市建设,完全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在安徽考察时指出的新一轮改革的三大特点: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

啃硬骨头多。除了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的大众观念局限和认识不到位、社会资本缺乏投资积极性等问题外,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主要为老旧小区,占比超过80%。众所周知,老旧小区情况复杂,加上镇江本地的介质土及透水铺装材料成本偏高等矛盾,是海绵城市建设最大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与此同时,镇江海绵城市建设还要实现为高密度老城区的海绵城市改造提供示范意义、探索水质型缺水城市水资源集约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相和谐统一的有效路径、为全国大多数中等发达地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推广、可持续的样本并形成工程和效益、管理机制、技术标准、人才队伍和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成果产出目标,完成试点到示范的提升,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现场经验模式的情况下,每一项,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打攻坚战多。镇江海绵城市建设22平方公里(不含11.5平方公里的试点水域面积)试点区域位于主城区,是集合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域。建设目标为到2017年底,试点区域内雨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5%以上,对应设计24小时降雨量不低于25.5毫米;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防洪标准达到“长流规”标准(相当于50年一遇);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有效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旱季雨水管道无污水外排,地表水水质达标率75%;受纳水体水质达Ⅳ类以上;70%的海绵城市建设(LID)项目,在2017年度投入一年运营期。至2025年底,建成区全面建成海绵城市(LID)。届时,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大幅度削减的城市面源污染,可控的源头径流总量,将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和唯美城市水景观融合发展的效果。大数据时代,数据说明一切。无论达标时间,还是具体指标,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要求的“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毫无疑问,标准越高,意味着要打的攻坚战也就更多。

动奶酪多。老旧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情况复杂,不单施工条件局限,而且居民诉求及建设过程矛盾多,比如LID技术改造所需面积与停车位冲突、违章建筑拆除难且费用高、小区居民自身对绿化方案意见不统一等,无一不是“伤脑筋”的事情。尤其是试点区域超过80%为老旧小区,要动的“奶酪”可想而知。

面对如山的困难,镇江该如何破题?诚如时隔37年召开的最近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所指出的,要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对此深表认同,且针对镇江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理念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实现“生态镇江”重要方式之一的海绵城市建设,是涉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和实事,必须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以科学理念和系统思维来认识、谋划和推进,“重在实干、成在坚持”。而无论是前任市长朱晓明 “要比GDP,也要比城市精美度”的“精美镇江”理念,还是刚刚履职的现任市长张叶飞在基层调研时对 “宁可工业产值降下去,也要生态形象提上来”的理念给予的高度评价,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可见一斑。

作为地方领导,只有站在这样的理念认识高度,才有可能带领所在城市更好更快地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言必行,行必果。小到具体的项目现场考察指导,大到跨流域配合发展,夏锦文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理念贯穿始终。比如他在考察扬中“五水联治”中“治污水”的龙头工程——广宁河片区水环境整治工程时,要求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集中力量、提质增效,实现水系治理和景观打造同步提升,为群众生活休闲营造良好环境。而面对事关全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时,针对扬中的具体情况,则一再强调要精准谋划“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镇江路径。与落实新理念、优化新布局结合起来,以长江沿线为镇江生态主轴、经济主轴,全面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的决心要更大、措施要更严、行动要更有力。与“江海河联动、港产城融合”结合起来,着力加强港口环境整治、推进清洁能源应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与更大力度推进生态领先结合起来,让环境污染整治、低碳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等更加可观可感,让生态领先更加名副其实。正所谓“高屋建瓴”,地方领导用创新的科学发展理论贯彻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投融资、建设、运维全周期,无疑是替当地的海绵城市建设搭起了坚固的“四梁”,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指示精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设求真务实 全方位树立“八柱

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方式,海绵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指引。对于镇江在海绵城市建设尤其是理念层面的创新探索,《中国建设报》早在2016年3月4日刊发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创新报告》中以《当城市“海绵体”遇上实用“水景观”——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瞄上全产业链战略》为题,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但当时的不少举措,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能否落地施行尚属未知。因为身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的地方政府,还需要“完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抓紧启动实施,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标准。镇江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便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自身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方面,不仅“理想很丰满”,而且有效破解了“现实很骨感”的魔咒,通过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统筹协调推进,成功树立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八柱”:

指导思想:着眼全局。因项目散、小、乱导致的碎片化建设,曾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尤其是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普遍走过的弯路,然而,同样作为试点城市的镇江,却没有患上这一通病。究其因,在于该市从一开始便采取了统筹顶层设计和汇水分区改造的方式,形成集中、连片、系统的海绵城市功能,从而有效避免了步入碎片化发展的“歧途”。镇江海绵城市建设围绕试点工作目标体系,采取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的方式,统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内的项目建设。创新提出“3+2”目标(即以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6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为三大主要目标,兼顾雨水利用、提升海绵景观功能的辅助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结合、功能与景观结合原则,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完成汇水分区的整体布局,从源头保障项目建设的系统性。实施步骤:新城老区同步推进。尽管“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要求。然而,真正要实现“从2015年起,全国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老城区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障碍”。在谢映霞看来,这也正是不少试点城市选择申报新区作为试点区域的主要原因之一。镇江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试点区域绝大部分在老城区,而且从一开始就完成了统筹新老城区同步推进的一体化布局。该市海绵城市建设明确要求试点区内项目与试点区外建成区内的项目同步推进,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一律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实施项目建设,对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则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结合道路建设等工程推荐性、选择性改造,实现老旧小区有序修补、有机更新的要求。镇江选择迎难而上的底气何来?原来,早在2010年,镇江就确立了“山水花园城市”的城市定位,采取“7+1”方式推进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在拉长城市功能“短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所谓“7+1”旧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是镇江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也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项重要工程,涉及中心城区的7个重要旧城区和“城中村”,以及南山风景区的1个“城中村”。“7+1”改造项目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确保“改造一片、成功一片,不留败笔、不留遗憾”。截至2016年8月底,共实施征收拆迁15749户、191.6万平方米,已完成15504户、174.6万平方米,按户完成率98.4%。而在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谢继步看来,“7+1”改造项目为镇江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老城区改造经验,也是该市创新提出“海绵+老城改造”的“诱因”之一,只有二者统合推进,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推广透水建材铺装,大力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下沉式绿地等雨水滞留设施,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不断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中心副主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邢海峰对此表示,虽然这些要求都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但海绵城市建设最核心的基本准则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城市、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地段,其地质、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建设现状等社会经济条件都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和措施时,需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分类对待,采取不同的措施,切忌“一刀切”。从2007年就开始引进LID技术的镇江,自然深谙其道。为此,该市采取将绿色、灰色和蓝色工程措施统筹协调的方式,结合项目的客观情况,综合评估源头、过程、末端、水体全流域条件,因地制宜,提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继而科学统筹实施,确保让建成后的“海绵体”达到最佳的“吐纳”效果。

投融资:PPP模式创新落地

PPP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其中就包括当前项目落地率不高,这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对现阶段我国PPP模式发展的总体评价。这其中,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受散、小、乱特征限制导致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更低、回收周期更长,推行PPP模式难度更大,已成业界共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行业现状下,镇江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却再次创新突围,通过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让全国首个“海绵PPP”及财政部PPP模式示范项目成功落地。其中奥妙何在?据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胡坚介绍,在镇江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项目的推介过程中,国内外共有40余家企业前来接洽和考察,其中包含不少知名的水务企业。15家企业进入竞争性磋商,最后,9家企业参与投标。这样的竞争局面,在业界专家看来,实属罕见。镇江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项目总投资为13.85亿元,项目范围是以主城区22平方公里示范区为主,涉及征润洲污水厂改扩建工程。内容包括海绵工程建设中的源头、中端和末端的建设项目。源头项目包括道路的LID整治、老小区LID整治、公园建设等;中端项目包括雨污水管网建设、调蓄池建设等;末端项目包括雨污水泵站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项目建设涵盖了海绵工程建设的灰色和绿色项目。“PPP模式最核心的要义,便是通过竞争促进公关产品供给效率和品质的大幅提升。社会资本竞争越充分,社会资本的选择就会更加合理,最终产品效率的提高也就更有保障。项目之所以能赢得社会资本的高度关注,首先在于它是一个真正按照PPP模式运作的项目,政府出资30%,社会资本占70%,双方共同完成资本金出资,注册组建新的PPP公司,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向市场要效益。”或许正因对PPP模式的深刻认知和开放胸怀,才取得了社会资本的信任和青睐。据悉,该项目还是全国首个海绵及PPP模式双示范项目,作为全国先行先试的项目,一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PPP公司可以打造区域性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融资平台,通过输出管理、技术和资本来占领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市场,这也是社会资本感兴趣的另一重要因素。没有先发优势的支撑,创新驱动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光大海绵城市发展(镇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镇江公司)总经理李洪利在接受《中国海绵城市》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另外一个促成此次合作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镇江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全遵循了科学的体系系统推进。镇江参照国家及三部委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考核要求,结合当地的客观情况,进行了详细分解,从源头的规划设计到最后的运维管理,借助业界专业公司的力量,进行了科学的模式计算,获得了项目全周期的完整的指标参数。与此同时,根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更新数据库,继而在这些精准参数基础上固化经验模式,“只有这样的模式,才真正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能为公司下一步同镇江方面融合发展、全面拓展海绵城市建设新业务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谈及遇到的问题,李洪利表示,目前最紧迫的是制订一套专门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的验收标准和后期运维要求,作为双方绩效考核和付费的依据。没有标准和要求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是难题,也是创新亮点。一旦这套标准体系建立起来,不仅会为镇江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而且能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套可以直接应用推广的完整模式。为此,该公司已委托北京一家权威的专业公司,针对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研制这套标准体系。

目标:全产业链拓展

按照“十三五”规划,有关机构测算,至2020年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导则,海绵城市每平方公里建设投资成本在1.5~1.9亿元之间,全国657个城市如果都要在2020年完成任务,整体投资接近10万亿元。建设海绵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对此,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制订了明晰的目标。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镇江正在全面推进海绵全产业链的建设,而且明确提出要确保产业链项目“落地”的要求,覆盖规划设计、管理运营、材料制造等各方面,打造具备承揽海绵设计、建设、运营项目的综合技术实力。继而以PPP合作为纽带,与战略合作伙伴在科技、市场、资本、管理等诸多领域优势互补,向其他城市甚至沿“一带一路”向全球输出产品和品牌管理。如此宏大的梦想,能否真的照进现实?镇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统筹资本与技术,为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为核心,形成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除正式成立海绵城市建设PPP公司外,还相继成立了江苏满江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镇江满江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全面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产业化道路。

途径:全方位推进

统筹政府主导、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的三位一体,形成推进合力。由市海绵城市指挥部统领海绵城市建设,聘请国内外专家参与项目咨询和设计,建立起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和志愿者的联动机制,通过公众参与,切实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和工作合力。

保障:完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

该市初步建立了规划建设管控、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和标准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体系。截至目前,基本完成了《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江市城市防洪规划》、《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发布了《镇江市海绵城市规划管理办法(试行)》、《镇江市排水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和工程验收规定》、《镇江市规划局规划条件编制必备要点暂行规定》、《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LID)规划管理办法(试行)》、《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LID)规划设计导则(试行)》、《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办法》、《镇江市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暂行办法》、《镇江市海绵城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制度及技术规范;制订了《镇江市区域雨水排放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划、制度及技术标准。

谋长远: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的指导思想和“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适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强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制度。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目前还缺乏上位法规支撑。目前有关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行业主管部门文件、市会议纪要等,在投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营维护等方面缺少统一的政策法规的支撑和引导,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致使在建设中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和标准不一的状况,对于建设力度和成效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镇江制订了《镇江市海绵城市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使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镇江市海绵城市管理办法》已经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很快便可修订发布。

服务以人为本 敢于自我革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创新驱动的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立足长远,统筹全局,全周期、全产业链发力,从全方位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完成从“试点”到“示范”的蜕变。就记者掌握的情况,截至目前,镇江海绵城市建设,是全国第一个率先完成了“四梁八柱”整体布局的试点。然而,“生态镇江”却并未就此满足,他们还要通过“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和发挥“工匠精神”,“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四梁八柱”的体系支撑下,为海绵城市砌上几道精美的“”,“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这份决心之大,从夏锦文在去年8月31日召开的镇江全市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表态中便可见一斑:推动各级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注入新的活力。必须强化“干一个成一个”的务实作风和执行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求实效,以 “啄木鸟行动”和“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打造精品,交出“生态镇江提升年”的满意答卷。“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镇江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雄心壮志,是“空谈”,还是“实干”?是“喊口号”,还是 “真革命”,检验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敢不敢“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是否做到了“紧密对接群众需求,悉心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多得实惠”?

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管理环节方面,《镇江市海绵城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在“法律责任”章节专门列出了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责任,负有管理、监督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未按要求编制海绵城市规划的;违法审批建设项目的;未按规定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设环节。明确要求“未按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施工的项目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不得办理竣工备案等手续”。与此同时,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首先要求工程人员对影响功能和观感的工程细节要负起责任,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小区路牙要设计成不同样式、各种规格;透水铺装要采用第二代产品,颜色要有变化;设计公司、材料公司和光大镇江公司对透水体系的材料产品共同比选,建立透水体系的材料库。其次要求提高工程绿化的档次,分三方面加强绿化管养工作:责任期内对绿化单位的督促;责任期后考虑适当延长施工单位管养期限;光大镇江公司对PPP模式项目的绿化管养要与责任期无缝对接,在空间、时间上不形成空隙,实现生命周期的全覆盖。最后是指挥部组织工程部门、设计单位和光大镇江公司对已经竣工、基本竣工的项目 “回头看”,内容包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施工单位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管养是否跟上;缺陷责任期的时限需不需要延长;施工细节的整改;原有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哪些差异等。工程“回头看”首批覆盖朝阳小区、置业新村、金西小区、三茅宫二区、松盛花苑、江滨新村30号大院和江二社区等7个小区,在“回头看”中,已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社区和居民群众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回头看”结束后,将对每个项目给出量化的评定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得失,进行总结。“回头看”的目的是为了“向前看”,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指挥部要求即时进行整改。工程部门对相关施工单位发放书面整改通知,每月进行整改结果的督察,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

海绵城市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借鉴,试点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从某种意义上讲,试点的本身就意味着“走弯路”。其实,“走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条道走到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2月28日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明了出路:“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和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看准了的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但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更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另搞一套,不要空洞的新口号满天飞。

紧密对接群众需求,悉心听取群众意见。尽管指挥部在“回头看”环节就已经明确提出了针对“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的解决办法,但在胡坚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群众投诉机制。为此,指挥部要求项目的现场管理要形成一套标准化制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当前指挥部工程部门和光大镇江公司均已建立了群众投诉受理机制,一是及时受理群众诉求,每个项目现场都安排专人接待和受理群众反映,并公告必要信息,如工程效果图、各方受理电话等,受理电话包括区政府协调电话、指挥部电话、甲方单位电话、社区负责人电话;二是建立了对群众诉求采纳和相应变更的工作流程;三是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四是建立基础台账,一个小区工程建立一套档案。而且指挥部要求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以及光大镇江公司的管理要形成合力,彼此补位,和群众需求及时互动,把问题和矛盾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的水平,尽量减少扰民。

镇江海绵城市建设所走的“群众路线”和取得的效果,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人心齐,泰山移。群众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妨通过一组数据来证明:镇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计划项目273个,总投资88.67亿元,其中,PPP公司计划项目数25个,计划总投资25.85亿元;各城建主体、社会主体计划项目数248个,计划总投资62.82亿元。2016年,海绵PPP公司计划总投资12.2亿元;各城建主体、社会主体计划总投资23亿元。截至目前,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工程总进度已接近70%。这就是“谋长远、顾全局、激情创新”的镇江海绵城市建设激发的“生态镇江”建设“加速度”!

■《中国海绵城市》记者 刘宏伟 镇江报道

2017年3月8日《中国建设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