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造大美园林 筑“绿色梦想”

11.08.2015  01:57
 

——江苏泗阳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小记

 

穿行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城区,多彩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一条条林荫道蜿蜒绵长,一片片绿篱墙青翠茂盛,一道道小溪水清流激荡,一处处园林景优雅别致。目之所及,泗阳的园林之美、生态之美、景色之美,令人赞叹。

近年来,泗阳县把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对外形象的“头号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激情,在绿色逐梦之旅中挥毫泼墨,书写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泗阳速度”和“绿色传奇”。

顶层设计”园林城市

“未来的泗阳,不能只是‘钢筋+混凝土’,而应是一座绿荫如盖、生态宜居、简约大方、充满智慧的园林城市。这既是百万泗阳人民的期待,也是县委、县政府努力的方向。”泗阳主政者们曾如此表达决心。

创建园林城市,重在“顶层设计”。泗阳县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站在国家级园林城市的顶层,设计编制了《2013-2030年泗阳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泗阳县生态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同时,结合“平原林海”生态基底和“中国杨树之乡”品牌优势,利用洪泽湖、京杭运河、古黄河等水系,明确中心城区“一轴、一链、两廊、两环、七带、多园”的建设思路,构建城乡协调、特色鲜明、生态优美的生态绿地格局。

顶层设计”需要“鼎力投入”。泗阳县先后投资18.56亿元用于园林城市建设。加快完善园林绿化制度,建立园林绿化数据库;严格“绿线”管理和“绿色图章”制度,把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一样看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验收。

让城市“会呼吸

到过泗阳的人,都会对这里的绿色生态和园林品位赞不绝口。这不仅是因为泗阳的“绿量”明显大于周边城市,还因为她的“绿品”也是异常的高,用精致典雅来形容她的美一点也不为过。

植树播绿,建设“天然氧吧”。按照“有路必栽树,修路必植绿”的总体规划,泗阳先后完成33条林荫道、5条特色大道建设工程和16条道路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同时,建成大运河风光带、环城林网、风景林带等绿色生态屏障。泗阳县园林处主任张成学说,考虑到生物多样性,保留好乡土树种,并注重乔灌木和花草的合理搭配,使其富有色相变化,形成多维立体布局,让市民随时可以“深呼吸”。

精雕细琢,塑造“秀美园林”。按照“园林围着小区建、小区围着园林建”的思路,泗阳先后建成城市森林公园、奥林匹克生态公园等8处大型公园和22处中小型公园,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33平方米,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这些“婉约灵动、清晰精致、绿意盎然、分布均衡”的绿色园林,成为泗阳最养眼、最动人的靓丽风景。

在泗阳,市民不仅可以到公园散步聊天,还能到政府机关、沿街单位的绿地健身休闲,因为这些机构全部实现了拆墙透绿,对市民开放。正是这些绿网相连、绿脉相通、绿轴交错、绿园点缀的城市园林景观,处处彰显出“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交融美感,泗阳由此成为“江苏省园林城市”、“苏北最美县城”。

姜传利

2015年8月6日《中国建设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