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国副厅长出席首届全国中华古诗文   朗诵艺术交流研讨会

21.12.2015  20:43

  2015年12月18日至19日,首届全国中华古诗文朗诵艺术交流研讨会在徐州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宣教处处长容宏,以及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等18日上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研讨会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江苏省语委指导下,由江苏师范大学、中国诗词学会朗诵与演唱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语言文字应用学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语言文学界、朗诵艺术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彭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华古诗文诵读教育的方法、古诗文普通话朗诵的标准等进行深入研讨。
  朱卫国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那些震撼心灵、传之于今的不朽诗文,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以及语言魅力。江苏语言文化资源丰富,历史上涌现出一批文学巨匠和语言学家,写就了众多鸿篇巨著、诗词歌赋。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统筹部署,着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希望有关高校和学会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组织专家对各学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设计,以及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开展研究,努力在“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上取得新进展,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增强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我国有着近三千年的“雅言诵”和诗文吟诵传统。传统吟诵作为一种特有的有声语言形式,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江苏有着丰富的传统吟诵资源。为进一步促进传统吟诵研究,江苏省语言文字应用学会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江苏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华吟诵传承与研究中心,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和传承培训活动。
  19日晚,研讨会举办了“古韵诗情”经典古诗文诵读展示交流。中国诗词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瞿弦和,朗诵艺术家曹灿、温玉娟,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雅坤、虹云等专家,与江苏师范大学学生一起,朗诵了《南风歌》、《声声慢》、《春江花月夜》等18首经典作品,展现了中华古诗文的永恒魅力。

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
出席首届全国中华古诗文朗诵艺术交流研讨会

  朗诵场景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