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丁鹏:患者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01.02.2015  16:42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日电 (见习记者杨月记者周小璐)"目前,国内有将近1000万医务工作者,这个奖不只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在眼下的医疗环境中,社会让医生体会到的巨大职业荣誉。"刚走下"2014中华儿女年度人物"领奖台的北大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医师丁鹏感慨地说。

  丁鹏医生(右二)在中华儿女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拓摄

  让丁鹏欣慰的奖杯承载着太多想说的话,丁鹏对眼下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非常痛心。"医生不是工厂车间里的机器,更不要把患者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要竭尽所能去了解每位病患的需求,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尤其在医患关系愈发紧张的时期,这么做可以拉近医患距离,消除因为沟通不畅产生的误会,医生这个职业也就不再是'高危职业'。"丁鹏满怀期待地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医患本是一家人,医学一定要有人文精神。"丁鹏有一个梦想:"祖孙四代全来我这里看牙。把全家人的牙齿全都托付给你,得多信任你啊!"

  这样的事还真不是没有,丁鹏的患者中,就有带着小孙女来看牙的老患者,"我的患者中,有十几年前的病人现在还跟我保持联系,也有从新疆等地远道而来的患者。"丁鹏对患者如数家珍,透着一股职业自豪感。他告诉记者,就连这次"2014中华儿女年度人物"的投票,一些患者知道丁鹏参选后,"一天关注好几回",让丁鹏感动不已。

  丁鹏常对学生讲,医生这个职业有无上的荣誉感。他希望学生们不要因为当前社会上一些暴力袭医的事件,就动摇了从医之路的初心。

  "优质医疗资源如此稀缺,我们需要更多医科大学毕业生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丁鹏也经历过72小时不眠不休的急诊"连轴转",为及时为遭遇车祸的患者缝合口腔,丁鹏累得几乎站不起来,但他说"身体虽累,但心不死",因为他把医生的职业当作自己的信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深信,医患关系大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如今,每天只睡5小时的丁鹏已经习惯了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生活节奏,但他在工作之余,还成为了义务公益科普宣传使者。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公益讲座……他甚至把公益科普做到了身边:"就在刚才,身边两位年度人物还被我科普了下。从医越久,我就越喜欢做公益科普,因为口腔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进行预防的,我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人受益。"

  过了而立之年的丁鹏,已有十多年的从医经历,他先后获得北大医学部教学管理优秀奖、北大口腔医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参与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4项,参编著作及编写教材4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余篇……除了精湛的医术,丁鹏平和温暖的笑容下,是将医生这一职业作为信仰的坚定执着。

  1月31日,面向海内外华人、以"激扬民族力量"为宗旨的"2014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在京揭晓。"2014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作为国家级的大型品牌公益活动,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的四届活动中,推选出了一大批"激扬民族正能量、塑造中国新形象"的中华儿女年度人物,范围涵盖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全球海外华人。

  原标题: "2014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丁鹏:患者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