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奔跑吧 微社团

14.02.2015  07:28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目前有88个微社团。每一个微社团,都是学生自己研发的“微课程”,都是学生自己建构的“学习学”,都是学生自己书写的“成长史”。争相涌现的微社团,就像校园里飞速滚动的神奇魔方,在每一个孩子的手中玩转,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发光。奔跑吧,微社团!

   花草社团:梦想的窗台

  “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由于场地限制,花草社团最早的活动场所仅仅是大队部的一个窗台,上面摆放着盆栽植物。这个由4个女孩组成的微社团,当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花草的种植。尽管“势单力薄”,但她们依然凭着自己对植物的喜爱,将社团办得有声有色。

  2012年,她们等来了花草社团发展的黄金时机。全校学生在科技节科技校园的投票活动中,把票投给了“空中花园”项目。该项目是对学校的楼顶平台进行改造,用植物建起一座“空中花园”。经过2个多月的建设,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展现在所有学生面前。有了花园,就要有人维护,学校在广播中征集志愿者。4个女孩积极应聘,由于她们平时积累的植物知识,一举成为“空中花园”的首批志愿者。

  4个女孩把学习来的植物知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能力,用植物改变生活,成立了美境俱乐部。该俱乐部不仅提出了许多美化校园环境的建议,还参加了北京市的美境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和一笔美化环境的资金。

   书架维护微社团:最“无聊”吗

  书架维护微社团的工作,也许是众多社团里最无聊的。

  校园中有将近500个小书架,由于数量过多,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最后,学校决定把小书架交给学生自己来管理。

  书架维护,大多数学生一听说就连连摇头:太无聊了!招募海报贴出后两周,竟然没有学生应聘社团团长职位。第3周,六(5)班学生易兰心来应聘了,她的工作计划包括3部分:一是削减小书架数量,把位置不合理的小书架全部拆除;二是对小书架上的图书进行分类摆放,并举办主题活动;三是让学生认领小书架并将小书架上的书贴上自己的名字。凭借这份详细的计划书,小易应聘成功。

  成为社团团长后,易兰心立刻招募成员,开展工作,拆除了78个不合理的小书架,并把法制教育读本和未成年人保护读本作为两期主题阅读活动读本……现在走在楼道中,师生看到的是一排排整洁美观的小书架。书架维护,小事中有大学问,让教师看到学生的智慧和成长。

   叽叽喳喳吧微社团:对话的港湾

  叽叽喳喳吧是学校学生贴吧的名字。2008级学生汪若曦在征集贴吧名字的活动中起了这个响亮的名字。叽叽喳喳吧的形式很简单,在一张展板上张贴两张海报,每周展示一个讨论主题,学生们可以在海报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叽叽喳喳吧有两个功能:一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二是学生向学校传递信息的通道。叽叽喳喳吧社团共5名成员,负责收集同学感兴趣的讨论主题,然后利用午休时间引导大家在叽叽喳喳吧上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收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生成长服务中心。社团团长六(2)班韩溪羽已经有了两年的管理经验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海报上写写画画,已成为许多学生的一种习惯,对毕业生来说,更是一种回忆。每次更换海报前,我都会拍下一张照片,仔细从话语中体会大家的感受。叽叽喳喳吧是为师生心灵间搭设的一座桥,是大家对话的港湾,我会继续贴好每一张海报,让叽叽喳喳吧变得更加贴心。

   扔纸团微社团:越单纯越快乐

  扔纸团微社团的特色活动是扔纸团大赛,活动很简单,只需要一个垃圾桶和一些用废旧报纸制成的纸团就可以开始比赛。在比赛中,每名选手扔10个纸团。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谁扔到桶里的次数多,谁就赢得比赛。

  扔纸团微社团成立后,教师们一直很疑惑:这样的微社团到底有什么意义?尽管心存疑虑,但教师们还是尊重学生的选择,不仅提供比赛场地,还开展了全校范围内的扔纸团大赛。当教师进入比赛场地后,就明白了比赛的意义:这项比赛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欢乐,每一名参赛的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这已经足够了。

   No.48实验室微社团:折腾出大动静

  No.48实验室微社团是由四(8)班几名热爱科学实验的学生成立的,他们的社团目标是将科学的实验方法介绍给全校学生。在导师帮助下,No.48实验室引进了美国小学非常流行的实验方法:科学展示项目。该项目介绍了小学生做科学实验时的步骤和方法,同时给出一套实验过程的展示模板,让小学生学会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实验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过于烦琐,学生们就会失去兴趣,因此他们推出了第一批适合小学生做的小实验,例如“每天早餐,你喝多少水”,等等。

  实验一经全校推广,就吸引了许多学生报名参加。学校的科学教师也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和社团成员、导师一起商量,将这个科学展示项目引进学校的选修课“自然观察家”中,四年级学生都可以选修这门课。

   明礼仪棋社团:一个班的微社团

  随着微社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微社团的定义也有所拓展。随着导师制的发展,数量众多的学生也能轻松开展活动,甚至一个班就是一个微社团。全校唯一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微社团就是二(8)班的文明礼仪棋社团。

  在品德课上,班主任孙老师改变了教材的传统模式,以设计文明礼仪棋的活动代替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他首先将教材中的内容整合,加入新内容;然后带领学生讨论不同环境下应该掌握的文明礼仪,以及如何用儿童看得懂的语言加以表述;进而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设计了一款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游戏棋,并设计周围的装饰。最后,一款精美实用的文明礼仪棋诞生了。

  这个社团的活动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让全校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学生使用这盘文明礼仪棋,让他们在游戏中熟记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校园中真正践行。

   伴月漫客微社团:袖珍的精彩

  在学生联盟中,最小的微社团属于3个六年级的女孩,她们为社团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伴月漫客。别看社团人数最少,但她们却用激情把社团办得有声有色。

  “伴月漫客”是一本学生杂志的名字。杂志每月一期,内容全部由3个女孩纯手工制作完成,全彩页,既有漫画,又有微型小说,满足不同学生的爱好。第一期杂志顺利推出后,3个女孩再接再厉,将“伴月漫客”微社团升级为“伴月漫客”杂志社,接受全校学生的投稿。目前,该杂志已出版到第4期。

   阅读微社团:每天都是读书节

  为了让每天都变成读书节,学校成立了阅读微社团。在学校组建阅读微社团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4-6年级的15名学生成为第一批成员。成员积极开展工作,利用课间和中午休息时间深入全校各班级,请各班教师和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在宣传工作中,社团成员将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张贴到校门口,将师生心目中喜爱的图书和推荐理由呈现出来。

  社团还有一个任务,即在学校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推荐相关图书。社团成立后,各成员也直接参与到图书馆的图书采购项目中。(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金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奔跑吧微社团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