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摘“红顶”,环评改革始出招
关注环评改革(上)
3月25日,环保部公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要求环保部直属单位8家机构今年年底前率先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摘“红顶”,一场全国性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由此进入公众视线。江苏现有近80家环评机构,其中,约30家与省市县(区)三级环保部门有关,根据环保部时间表,明年6月30日前它们要与环保系统脱钩或退出环评市场。
环境影响评价,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最有效手段之一。自2002年10月在中国被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后,其对从源头保护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弊端也日益显现,“红顶中介”潜藏的腐败就是其中之一。
一年环评费至少两个亿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记者注意到,其对“环评”的定义为: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就省以下而言,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编制的土地利用、区域开发等规划,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以及对全省环境有影响的项目,都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做一次环评,费用少则数千元多则数百万元。环保力度不断升级,为环评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这个市场谁可分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出台的资质管理办法,环评资质须经该局审查合格持证上岗,分甲、乙两种,分别有不同的要求以承担不同范围的业务。对甲级环评机构,要求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其中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具备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0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现有环评机构主要分四类:环保部门下设机构,其它部门下设机构,大学下设机构,社会民营机构。去年,全省三级环保部门完成环评审批约1万件。其中,难度较高、环评费在数万元以上的环评报告书项目约2000件,难度较小、环评费在数千元的环评报告表项目约8000件。业内人士保守测算,相应的环评费用应超过2亿元。
“红顶中介”为啥收费高
“有位县委书记曾经感慨,他有个项目环评花了不少冤枉钱,一次次都过不了,最后找环保局人说,你们指定一家环评机构。然后,一次就过了。”知情人士直言,指定的肯定贵啊。这位书记现在不傻了,要环评就找环保局,帮他指定环评机构。
对此,一位胡姓“红顶”环评机构工程师这样解释:企业要做环评,但多半不知道到哪找,往往就去问主管审批的部门。环保部门推荐自己下设环评机构,那在情理之中,这就会“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环保系统的环评机构,应该说是正规军,无论人员配备、业务水平、技术力量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上述工程师认为,对于“贵”要辩证看。“相对于民营环评中介,我们收费可能贵一些,但他们常常偷工减料。有个环评项目,我们报价10万元,而民营机构5万元,但圈内人都知道,光现场监测,如果做到位,就要5万元。”
而另一位“红顶”甲级环评机构人士则强调,相对于一些民营环评机构,他们承接大量社会关注度及环境敏感度高的复杂项目,对环保政策把握及技术规范执行更到位,所以可能“贵”;同时,因环评质量较好,更有利于审批部门审批决策,因此更容易过关。
不过,记者了解到,县级环保部门下设环评机构良莠不齐现象较为明显。记者在环保部网站上搜索发现,去年9月该部发出《关于31家环评机构“挂靠”环评工程师问题处理意见的通报》,其中,海安县环科所、无锡惠山区环科所、滨海县环科所等“榜上有名”,因环评工程师数量达不到最低资质条件,均被取消资质。比如,海安县环科所,只有挂靠工程师4名,实有工程师为0。
仅靠“脱钩”还不够
业界普遍认为,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之所以第一把火烧向环评,其诱因是:中央巡视组在专项巡视反馈意见中指出,“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全国环保系统所属环评机构,以其部门背景在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有的业务可能导致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冲突”。
“脱钩令”已在“红顶”环评机构引发震动。一家环评机构工作人员说,现在大家人心惶惶,“有编制的,要考虑是否回环保系统,但自己千辛万苦考的环评工程师资格证就再无用处;不回去,那要成为社会中介组织员工,又没信心丢掉体制内身份。”
让环评真正发挥正向作用,仅靠脱钩还不够。“一些民营公司水平还不如环保系统的;一些大学环评单位,都是利用研究生干活,老师只负责拉业务,最后看一眼本子,这批毕业了,再换下一茬,哪能培养出专业环评团队?”有业内人士直言。
事实上,3月环保部已连发环评新规:2日,发布《关于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人员处理意见的通报》,点名批评63家机构和22名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5日,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16日,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廉政规定》;1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24日,印发《关于严格廉洁自律、禁止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的规定》……
胡工程师分析预测,环评机构肯定会面临一场“优胜劣汰”:环评机构资质申请将越来越难,环保部对每个环评机构所拥有环评工程师的数量要求还会提高,而环评拼的主要是人力成本,没有大的业务量很难吸引更多环评工程师;同时,随着简政放权力度加大,环评审批权不断下放,一些本来需要做“环评报告书”的项目未来可能只需做“环评报告表”,环评费用自然低了很多——两大因素夹击下,部分环评机构肯定会被淘汰。
“强化环评源头把控作用,完善环评规则,将是环评改革方向。”南京大学环科所所长朱晓东认为,设置环评制度是好事,但现实效果并不明显,个中原因很复杂,光把板子打在“红顶中介”身上远远不够,更需从环评制度设计等多方面全面革新。
本报记者 杭春燕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