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建4个省级短缺药品储备点

28.01.2015  10:31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

  

  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提到这几种药,患者的第一反应是“便宜”但“紧缺”,经常买不到,晨报也曾几次帮读者全城寻找救命的紧缺药。昨天,在省两会上,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透露,2015年,我省卫生计生工作将抓十件便民惠民的实事,“建立短缺药品保障机制”便是其中的一项。为此,我省建4个省级短缺药品储备点,根据短缺药品监测情况,适时调整短缺药品目录,进行储备,确保患者吃上低价药。

  现状

  低价药常常一药难求

  近年来,临床上一些价格低、效果好的药品短缺问题突出,如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麻醉用药氯胺酮等,各种各样的低价药,出现供应困难甚至断供的现象。个别药品甚至出现“一药难求”的现象,一些经典老药甚至从市场上消失。

  “比如止血用的安络血片,碳酸氢钠注射液,以及催产素。”据了解,催产素一支只有几毛钱,也正因如此,产量越多,厂家的亏损也越严重。去年上半年,南京就曾出现过催产素急缺的现象,由于替代药的效果不好,一些医院四处找药。

  据南京一家三甲医院药品采购人员回忆说,当时,他们四处打电话给医药公司、厂家,甚至其他医院,后来才买到了2000支应急,渡过了难关。

  原因

  药厂不愿产医院不愿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原材料产量减少、原料药供应不足的问题,也有部分药品用量小、临床用药更新换代的问题。专家介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质量标准提升和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在招标压价及零售价格不能灵活上调的影响下,出现价格倒挂的问题,低价药品生产供应意愿下降。而受“以药补医”的影响,医院也缺乏使用低价药的积极性。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表态

  保障短缺药品的供应

  对此,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咏红表示,保障短缺药品的供应已列入“2015年卫生计生便民惠民十件实事”,通过建立短缺药品保障机制,保证老百姓用上低价药。

  王咏红告诉记者,建立短缺药品保障机制,完善省级短缺药品储备制度,我省还将加强4个省级短缺药品储备点的建设,建立短缺药品的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短缺药品目录,落实储备计划。

  【新闻链接】

  2015年卫生计生便民惠民十件实事

  在昨天的两会上,王咏红透露了2015年江苏卫生工作的十件便民惠民的实事。

  1、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健康江苏服务百姓”大型义诊周活动,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参加,面向社会开设健康讲堂2000场次,组织10个省级医疗队100名专家赴苏北五市开展义诊、会诊、手术以及技术管理培训。

  2、实施好单独二孩政策,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计划生育证件办理。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加强生育关怀服务。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制定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制度。

  3、不断改善就医条件。省扶持1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28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装备,建成50个省示范乡镇卫生院、200个省示范村卫生室,培育建设100个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

  4、在农村,全面深入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力争试点覆盖所有县(市、区);在城市,稳步开展重点人群个性化签约服务试点,力争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80%。

  5、继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以县为单位人口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提高全省最低筹资标准,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5%以上。

  6、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以上。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所有县(市、区)和全部人口。确保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9%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提高到95%,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提高到85%。

  7、保障短缺药品的供应。建立短缺药品保障机制,完善省级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加强4个省级短缺药品储备点的建设。加大短缺药品动态监测力度,根据监测情况,适时调整短缺药品目录,落实储备计划。

  8、落实基层卫生人才“百千万”提升计划,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免费培训基层人员1万人次。继续实施新一轮“科教兴卫工程”和卫生高层次人才“六个一”工程,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努力打造江苏医疗卫生人才高地。

  9、进一步发展中医药。继续推行多专业综合诊疗服务模式,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力争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1000场。

  10、加快智慧健康步伐。进一步开展预约诊疗、院内自助服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信息便民惠民服务。

  通讯员汪蓓蕾记者戚在兵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