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广“垃圾换物” 今年70个小区用垃圾换鸡蛋

12.03.2015  10:40
今年70个小区用垃圾换鸡蛋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今年70个小区用垃圾换鸡蛋

  “太好了,今天我拿到了19个鸡蛋,是我用两个月的厨余垃圾换来的。”昨天,家住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金尧花园的王大妈,端着鸡蛋开心地对记者 说。这就是尧化街道首次引入一家垃圾回收企业,采取的“垃圾换物”模式。即让居民将家中的剩饭剩菜、塑料、泡沫板等垃圾,兑换鸡蛋、蔬菜等生活物品。

  

   现场:居民纷纷排队兑换物品

  昨天一早,记者与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们一同来到位于栖霞区尧化街道的金尧花园参观他们的“垃圾换物”模式。在小区广场上,记者看到不少小区居民在排队等待领取他们用积分换来的鸡蛋。

  记者现场了解到,在尧化街道的几个试点小区,都有厨余垃圾投放点,每天早上6点半到9点半,市民可以将自家的厨余垃圾开袋投放进去,以此获得积分。积分累计起来就能兑换蔬菜以及各种日用品。

  负责回收垃圾的南京志达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朱星龙告诉记者,居民要做的就是每天早上把厨余垃圾直接开袋投放,投放前我们会关注他有没有进行分类,里面是否混有杂质、玻璃等其他物品,然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我们每周二和周六会进行用积分兑换物品。为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每个月还制定了不同的主题。比如这个月我们定的是玻璃活动月,居民每次只要攒够6个有色的玻璃瓶和5个无色玻璃瓶,就可以兑换一个鸡蛋。”朱星龙说。

  除了厨余,“垃圾换物”还包括可回收垃圾的兑换,如纸板、泡沫、金属、玻璃、衣物、塑料和电器家电等。“一些废品店不要的牛奶盒、塑料袋、衣服等物品,我们也进行回收。”朱星龙说。

   优势: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节省社会资源

  对于垃圾换物的模式,栖霞区尧化街道工委书记操文荣表示,这样的模式唤醒了老百姓的意识。“这一点是我们做‘垃圾换物’模式的最大成效。只要参 与的居民,从老太太到中青年再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有垃圾分类这个概念。垃圾在出家门之前就先把它分好,这样的做法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也操作不起来。 之前,我们街道都要派社工站在垃圾桶边上,对每个来丢垃圾的居民都要问声,分好类没有,没做到的,都是要我们社工来帮忙分。垃圾把社工的手弄脏是常有的事 情。即便是这样我们还要送垃圾袋,甚至把垃圾桶给丢垃圾的居民,就是这样,老百姓还是一样不买账,社工一走,垃圾仍然随便丢弃。”操文荣颇有感慨。

  操文荣还认为,其次的成效是,垃圾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节省了社会的资源,垃圾减量化,减量以后后带的垃圾处理成本也可以降低。还有就是垃圾环 保,对环保也有好处,特别是一些废旧电池,对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这些好处,我们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个事,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大众的支持。

   计划:今年将有70个“垃圾换物”的示范小区

  据了解,从去年4月起,尧化街道首次引入南京志达环保科技公司,在9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

  去年下半年共回收垃圾330.6吨,包括123吨厨余垃圾、66吨纸板等。实现了垃圾减量200余吨。其中,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参与度分别达到27%和90%。

  据悉,目前,鼓楼区中央门街道、江东门街道,玄武区锁金村街道、孝陵卫街道,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经济开发区、赛虹桥街道,以及栖霞区尧化街道、燕子矶街道等均有意向加入“垃圾换物”试点。

  昨天,市城管局环卫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主城各区都要拿出2个街道,进行垃圾分类市场化试点。南京还将参照“尧化模式”,再建70个“垃圾换物”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趋势:推行垃圾分类 完善末端处理系统

  推行垃圾分类,南京目前最缺乏的是末端处理系统,环卫处相关人员透露,今年计划在城东污水处理厂附近建厨余垃圾处理厂,日处理量可达400吨。 还有计划在江北建日处理量200吨的餐厨垃圾厂。而南京更鼓励就近处理生活垃圾,在各区内建终端,据了解,江宁区有计划在辖区内建日处理量50吨的厨余垃 圾处理厂,栖霞区也有计划建日处理量20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厂。

  而南京在浦口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栖霞区规划了4座垃圾转运站,日转运能力达4800吨。其中江北的转运站已经建成,雨花台区的转运站正在进 行设备安装,预计今年内建成运行,栖霞、仙林和江宁也计划年内开工建设转运站。相关人员介绍,中转站也会采取分类的形式,分为厨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如此一来,以后二次中转时,也是分类中转,不可回收的去焚烧厂,厨余垃圾运往厨余垃圾厂处理。”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处长欧阳育楠告诉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本月底,市城管局还将出台《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定标准》。市城管局环卫处负责人透露,城管部门将根据该标准,对各试点小区进行考 核。其中有2个硬性指标,分别是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和垃圾减量情况,只有“双达标”,才能成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市城管部门还将对推动垃圾分类的小区及 街道给予相应的奖励。”该负责人说,奖励办法也将随《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定标准》同时公布。

   公众委员

  纷纷建言献策

  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南京市城市治理公众委员施永钢:对于垃圾分类立法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一件事情与此可以相通,就是烟花 禁放。先有公众委员在全市大会上的决议,然后变成了南京市的地方立法,我想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走。按照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能不能像新能源汽车 那样,政府给予补贴。既要立法也要寻找财政来源,否则就不可持续。

  南京天之诚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市城市治理公众委员马志恒:我建议垃圾分类要有可追溯性,因为现在采用二维码的扫描很方便,可 以建立垃圾分类的家庭档案,分类好的可以给予奖励。同时,可以通过电脑采用大信息化、大数据的管理。建立南京市垃圾分类的网络管理平台,一个数据库。

  另外,还建议从中小学的教育入手,每个小学都是有思想品德课,可以将垃圾分类编入到课程里给孩子们学习,以以小带大的方式带动家庭的分类。另 外,奖励的奖品可以更加丰富点,不仅仅是鸡蛋、蔬菜。换取停车积分,通过积分换取停车费的减少。最后一个想法是,有些小区缺少场地,在后期小区规划管理的 过程中,考虑长远的垃圾分类处理,能不能不出小区就把垃圾分类处理好。

  南京城市频道主持人、南京市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大林: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总之是变废为宝了,但是,我个人觉得好事也不能操之过急,需要 一步步来。无论是立法还是通过政府令的出台,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奖励和鼓励方式来进行。如果鼓励和引导的方式都没有做到的话,就拿板子去打,会适得其 反。作为媒体人,有这个责任也有义务去宣传、去倡导。从鼓励开始,让大家有自发自觉的意识,一步步来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