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个家庭再成阅读榜样

18.04.2016  09:52

            普布旦增是西藏措美县措美镇一家饭店的老板,他在饭店里增设了个“快乐书吧”,800余册图书以及特意配置的桌椅、沙发、绿色植物和爱心清茶,让人对他们夫妻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快乐书吧”给他带来了更快乐的事——他们家刚刚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

        和普布旦增家庭一样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的,还有全国各地的另外958个家庭。

        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年7月启动的。

        通过这959个书香家庭真实、鲜活、富有感染力的读书经历,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们那“家庭阅读各异,书香缤彩纷呈”的读书生活:

        广东省湛江市的梁凌亚老先生今年已94岁高龄,其家庭从曾祖父开始五代教书,是名副其实的书香大家庭。他对读书的热爱,也影响了自己的后人,4个儿女中有2个从事教师职业,10个孙辈有9个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如今,他为自己的家乡先后捐建烈士图书馆和村文化中心图书馆。

        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夏凤君年轻时就爱读书,从2007年开始,他用钢笔书写读书笔记,并写下诗评。他从《周易》开始,按朝代,分类别(哲学、历史、军事、教育、音乐等19类)去读、去写,之后从未间断。截至目前,夏凤君积累读书笔记56本、2850篇,370万字,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手写读书笔记字数最多纪录。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旗杆村的女孩钱敏丹,从小身患难以治愈的疑难病,导致全身绵软无力,仅右手拇指和食指有一丝微弱力气。但她通过阅读,走出心灵的困境,用3年半时间,创作完成了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纪实励志作品《活着的100个理由》。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山西省河津市寨上村的退休教师裴承休,都要为自办的农家书屋评选出“读书状元”。他说:“农家书屋,不是陈列摆设,而是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在‘农’字上下功夫,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全民阅读离不开“全家阅读”,家庭成员爱读书,往往会一人带动全家,让全家人养成读书习惯,并且由一个家庭影响带动辐射更多的家庭。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所说:“我国有着最古老的书籍文明,最久远的读书传统,读书继世、崇尚读书之风绵延数千年。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形成了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筑牢了凝聚家国共识的基础。”

        近年来,“书香之家”的评选,通过寻找身边热爱读书的榜样力量,带动和辐射周围的人。北京市“第二书房”创办人李岩,入选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如今,凡是“第二书房”入驻的社区,都会聚集一大批热爱图书的家庭共享阅读。

        评选“书香之家”,正是以普通读书人家作为接地气、可仿效的身边榜样,让更多的家庭“见贤思齐”,让更多的“自然人口”转变为“读书人口”,从而建成人人憧憬且向往的“书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