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科院集结52个团队启动六大创新联合体建设

23.06.2021  22:25

  6月18日下午,由52个科研团队及企业共同组建的6个创新联合体,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启动建设。六大创新联合体将围绕现代种业、绿色生产、智慧农业等事关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长期的、深度的产学研融合创新。

  国家以及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明确提出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不久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及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组建创新联合体,是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强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密切科技和经济联系,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有效途径;也是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放大各创新主体协同效应的现实需求。”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组建创新联合体是202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省科技厅已明确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的统筹配置,承担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今年省科技计划试点鼓励创新联合体申报项目,并率先在品种创新和智慧农业领域支持了8家创新联合体承担的10个项目。

  此次,省农科院在现代农业领域牵头组建“江苏省设施果蔬智能生产”“稻麦‘种、药、肥’一体化”“江苏省高品质番茄育种”“家禽智能化立体养殖”“江苏生物可降解育秧基质盘及应用”“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种子处理防治技术”等六大创新联合体,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设施果蔬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但在应用中我们发现,产业链条、技术链条上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绝不是一个团队单打独斗能够攻克的。”来自省农科院农业数据智能研究团队的任妮告诉记者,得知省里和院里要试点创新联合体,他们先后拜访调研了20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团队,考察了20多家信息技术和农业类企业,最终确定14个团队及企业一起成立优势互补的“设施果蔬智能生产科技创新联合体”,致力于为江苏乃至全国设施果蔬智能化生产提供一套“场景+链式”的综合解决方案。

  “我们曾经跟国内一些科研院所进行过合作,比如成立育种工作站等,也有一些成果,但合作没有持续下去,主要问题是没有好的政策和体制机制支撑。”绿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铁斌说,此次参与到江苏省高品质番茄育种科技创新联合体中,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出一种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而不是一个项目或成果合作完联合体就结束了。“目前我们已合作出‘晶粉1号’‘和风’‘靓玉’三种高品质番茄,并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希望未来每年都会有2-3个新品种研发成功。

  “创新联合体应彻底改变过去‘拼盘式’‘形式化’联合的老路,彻底改变分项目、分经费、脱离生产和需求的创新劳动,探索并走出一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产学研深度融合、能长期稳定合作的协同创新之路。”省农科院院长易中懿认为,应该大胆创新运行机制。此次启动建设的六大创新联合体,将围绕“政府引导、企业出题、多方出资、科企共研、企业验收、成果共享”链条,建立各创新主体认可的协同创新机制、项目形成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共享机制、退出机制等,创新主体间则通过协议明晰权责利关系。

  据介绍,六大创新联合体将集智聚力、协同合作,聚焦产业重大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进行任务分解,提出“项目包”、研发清单和成果目标,形成科技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并积极探索新的商业化模式,带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我们11个成员单位已经共同研究建立了包括内部立项、绩效奖励、经费保障、成果共享等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比如由企业、创新团队出资共同建立奖励资金池等。”稻麦“种、药、肥”一体化创新联合体负责人张保龙对创新联合体的新机制充满期待,目前该创新联合体已设置了未来3到5年的重大成果产出目标、研究任务分工及项目设计,并在南京新农集团建设了生产示范基地,后续省农科院的技术会在那里集成应用。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才刚刚起步。在具体推进过程当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难题,需要政府及产学研各单位中坚力量去共同攻克。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恒认为,创新联合体的主要任务是努力破解产业中的技术问题,一定要坚持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初衷,牢固树立产业科技的理念。“省农科院与高校、企业共同成立创新联合体,为解决重大农业科技问题攻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他提醒,创新联合体要做好资源统筹和力量衔接,各团队既要相对独立地运行,又要保持较好的新陈代谢功能,结合不同任务需要,做到成员的更替、补充和交接,做到能进能出,达到共同目标。(蔡姝雯)

来源: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