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代购为何“涨”声一片

08.04.2016  13:01

  新华报业网讯 在新的税收政策中,有这么一条:不属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个人物品以及无法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现行规定执行。不少人把这一条解释为个人代购成了此次税改政策的“漏网之鱼”,认为个人代购涨价太不合理。对此,做韩国和澳大利亚货品代购的南京市民顾思思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我的通关物流公司已经通知我打包规则收紧,物流成本要提高,我也只好涨价。

  澳大利亚的货品代购是顾思思小买卖中最主要的部分,长期以来,她都使用一家号称包通关的澳大利亚物流公司寄货。前两天,她收到该物流公司的通知:“税改当下,海关紧张,打包规则有变化。”她解释道,简而言之,就是对包裹中的货品有了严格的规定,以前一个包裹可以塞6罐奶粉的,现在只能塞3件,以前包裹中可以奶粉、化妆品等等随意打包,现在只能按品类打包。“周遭好多做代购的朋友都接到了这样的通知,不知道这些物流公司是不是‘趁火打劫’。不管怎样,我的物流成本提高了,涨价是必然的。”顾思思说道。收到物流公司通知后,顾思思最近不断在自己朋友圈中提示未来的涨价,一方面为客户做涨价的心理建设,另一方面鼓励客户囤货。

  张晓丽做“微商”已经有3年之久,相比顾思思的被迫涨价,她的涨价来得更直接。据张晓丽介绍,她的货品来自于江苏一家贸易公司,这家公司的货品来源分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保税区的仓库,还有一部分来自海外直邮,而此次影响较大的正是来自于保税区的货品。“公司已经发出通知,4月8号之后全面涨价,虽然价格未定,但涨价已成定局,尤其是从保税区仓库发出的货品。”张晓丽解释说,保税区仓库的货品是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利用“保税”这一优势,将大宗商品进口后在保税区存放,有订单后再清关寄出,新政一出,这类货品的优势不在。

  那么,税改后一件商品究竟涨了多少?张晓丽以奶粉为例和记者算了笔账。她主营的奶粉来自于公司保税区的仓库,税改前,有行邮税征收额50元以下免税的规定,为避税,公司会为她的客户拆分寄出,一般都不需要缴税。税改后,食品、保健、母婴、日用品等统统要征收购物总价17%的增值税,按照规定的7折征收,为11.9%。一罐800克的喜宝一段奶粉,张晓丽卖188元,加上税后约合210元。而实体商超同样规格的奶粉价格为338元,商家有卖10罐送1罐的活动,折合约307元一罐,涨价后她商品的价格优势依然存在,大多数客户也表示涨价幅度可以接受。张晓丽说。江苏经济报记者许雯斐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