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为商业企业挂牌的孵化基地落成

19.11.2014  12:47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金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商业金融委”)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11月13日在京联合设立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商业金融委企业挂牌孵化基地。这标志着中国首个面向商业企业挂牌的孵化基地正式启动。商业金融家俱乐部和明德助学计划同期挂牌和设立。
            成功挂牌企业将获补贴
           
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其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瓶颈。
            “目前,长治市有60%的中小企业的土地都是租赁的,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导致了银行贷款难。”山西长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郭治平告诉记者,如何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诸多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作为国内首个面向商业企业挂牌的孵化基地,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商业金融委企业挂牌孵化基地的建设,旨在全面强化与商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创新发展,引导商业企业大力发展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扩大各类债券发行规模和通过股票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确保商业系统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
            商业金融委常务副主任高力强表示,商业金融委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状态、不同发展阶段的商业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不同需求,拟推荐一批符合条件的商业领域内的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并对拟挂牌企业给予上市辅导,对成功挂牌企业予以补贴奖励。
            为商业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中商联商业金融委全面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服务制度体系,长期重点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可持续的经营能力。
          高力强告诉记者,通过共建企业挂牌孵化基地上海股交中心平台的设立,为从事商业经济活动优秀的发展中企业建设了一条进入资本市场的绿色通道,为找寻资金“解渴”的商业企业提供挂牌业务的专项培训,未来通过这个多层次资本平台让更多的企业进行定向增资、股权融资、发行私募债的有效融资。
          “专业”与“服务”是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在启动仪式上多次强调的关键词。
          据了解,上海股交中心目前是国内场外交易市场最活跃的场外交易市场,集多种金融服务业务于一体,为一、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综合服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8月31日,该中心挂牌企业总数达1586余家(其中E板挂牌222家、Q板挂牌1364家),挂牌企业分布全国31个省市,交易金额5.906亿元,成交股数1.89亿元,融资总额38.14亿元(其中股权融资25.62亿元、债券融资12.52亿元)。
        张云峰说,企业在Q板挂牌后,上海股交中心将主要提供定向增资,信息披露,以及出让、受让信息发布和股权转让过户登记、人员培训、专业指导、企业展示、品牌宣传等多方位服务。Q板企业在符合一定条件之后,也可以经E板推介机构推荐转板至E板挂牌。
          据悉,孵化基地的落成启动,将进一步帮助商业企业实现持续经营,规范运营,对接资本市场。为掌握大量资源的银行、投资机构、个人高端投资者提供合适的投资项目或企业,让企业融资更加轻松。
        与此同时,基地所面向的企业类型将不局限于股份有限公司,还包括了有限公司、合伙企业等各类型企业,企业所处行业和所有制成分亦不受限制。同时设计按企业信息披露和规范程度进行分级管理的机制,引导并激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投资者也可根据企业分类,迅速判断企业规范发展的程度。
          “此次孵化基地的落成,为中小企业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进发、向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发提供了机遇。” 郭治平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治市把中小企业融资作为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组织了92家企业到山西股权交易市场进行挂牌融资,并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全国“股转”培训。在鼓励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郭治平认为,孵化基地的建设,不仅让长治市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多了发展机遇和绿色通道,也让长治市的中小企业在北京有了一个商务集聚与资本整合的良好平台。更重要的是,使长治市商业金融产业在结构优化过程中获得了行业协会的业务指导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也为长治市金融中心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会专家表示,希望孵化基地能够打造成为商业行业领域内专业化、规模化的场外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商业金融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