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制度管理,严格绩效考核,促进粮食购销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4.02.2016  12:26

 

——响水县粮食购销总公司2015年度财务工作扫描

       

          2015年,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精神,紧密结合全县粮食购销企业实际,优化重组资产结构,稳步推进企业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用发展强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理念规范管理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加强考核督查。企业实行项目化管理、精细化考核、公开化奖惩,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呈现出勃勃发展的旺盛势头。2015年全公司库存粮食达8.17万吨,比上年增加4.5万吨,实现利润140万元,比上年增加96万元。新增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新增现代化仓容3万吨。

          一、优化重组,架构企业分级管理新模式。针对购销总公司粮食收储库小、散、旧现状,结合镇区行政区划,库点地理位置、经营条件、发展空间、农民售粮等情况,对黄圩、张集、小尖、周集、大有、七套、双港、六套、陈家港、运河等10个粮管所进行整合重组,组成黄圩粮库、江苏灌河香米业有限公司(兼并张集、运河、六套)、小尖粮库(兼并周集)、大有粮库(兼并七套)、陈家港粮库(兼并双港)等6个粮库,实施“总公司(粮食购销总公司)+粮库”的分级经营管理模式,粮库实行“二级法人、非独立核算(报账制)”运作模式。通过整合优化购销网点布局、促进资产资源集中互补,努力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规划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容由7万吨扩大到25万吨以上,做大做强粮食购销集团公司。

          二、目标管理,建立企业会计核算新举措。总公司对所属各分公司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年初总公司与所属各分公司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以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不同环节的经营量为基数,核定各环节的经费开支标准,在标准内掌握使用,节余奖励;超支部分则用全体人员绩效工资抵算,如再不足抵算,则用职工上岗金弥补。委派会计基本工资由总公司统一发放,绩效部分由所在单位按绩分配,实行双重责任考核,既保证财务队伍的稳定性,也增加财务人员的责任感。资金管理一律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收支款项必须进入总公司账户,各库点月初申报当月用款计划,经有关职能部门和总经理批准后财务科预拨,月末库点结余资金全部上划总公司,月末支出与月初计划核对,实际支出与计划相差10%以上的扣减相应分值,所有费用支出必须经总公司审核后方可报销入账。

          三、建章立制,制定企业绩效考核新规范。2015年在原有企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相继出台了包括经营、资产、财务和人事管理等11个方面《管理制度》,并出台《安全和粮食安全考核办法》、《财务和管理制度执行考核办法》和《企业绩效、费用指标考核和绩效分配方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核分配体系,做到考核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管理考核常态化。财务考核主要依据《企业财务核算及管理制度》规定实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查,不定期考查实行不通知随时查;定期考查每月末各库点都要将编制好的会计记账凭证和有关附件、会计报表、会议记录、考勤考绩记录等送到总公司,由财务科和办公室主持全体委派会计共同参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演示,将各库点的会计记录情况呈现在大家面前,相互传阅,纠错辨误,共同学习,一起提高,实现了公正、公开、透明的考核体制。各种支出积极推行非现金结算功能,费用不论金额大小、不论内部、外部基本实行网银结算。2015年夏粮收购开始,利用广播、电视、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售粮群众宣传非现结算的好处,由于宣传到位,全县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率达100%。

          四、奖惩分明,激发企业干部职工新动力。总公司运用多种形式对各企业进行考核,定期公布包括存粮安全、资产管理和财务综合管理的考核情况,按月分项打分,全年总平,按得分高低确定“规范管理标准库、规范管理一般库、规范管理整改库”;以标准库的得分作为绩效工资“基准提取系数”,其它库点以标准库得分进行比较,每上升或下降1分提取基数上浮或下调5%,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模式,从而有效激发企业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粮食购销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尹树、李兆恒)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