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怕”,好样子立起模范连

13.11.2015  13:48

  ——记第12集团军“弘扬‘两不怕’精神模范连

  新华报业网讯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东方露白,起床号响,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某装甲旅王杰生前所在连队官兵步履铿锵、歌声嘹亮,将这首英雄赞歌《王杰的枪》传唱至今。

  50年前,意外爆炸危急关头,23岁的王杰毅然扑向炸药包,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献出了生命。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让英雄精神花开更艳,王杰生前所在连队官兵比拼面前争第一、苦累面前不皱眉、生死面前豁得出,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1次、集体三等功9次。今年2月,南京军区授予该连“弘扬‘两不怕’精神模范连”荣誉称号。

  伤疤多脸庞黑,别样高“颜值

  11月初记者在模范连采访时,正逢旅里组织50公里山地急行军。一名个头不高的新入伍战士走路一瘸一拐,中途休息时脱下鞋袜,双脚已磨出一片血泡。班长劝他上收容车,这名战士却直摇头:“别说脚起泡,上了战场就是腿断了,爬着也要向前冲!不能损了‘王杰’英雄连的牌子。

  旅长张永刚自豪地告诉记者,手茧厚、伤疤多、脸庞黑,特殊“颜值”成了这个连队官兵鲜明的“名片”。

  工兵爆破是“坐在火药桶上的专业”,艰苦又危险。一次夜间实弹演习,有3发未爆弹急需排除,而地域环境生疏、能见度很低,新弹种排爆风险很大。危急关头,全旅地爆技术“大拿”、班长孙建硕习惯性地第一个站出来“请战”。

  这次,指导员张威犹豫了:孙建硕的妻子再过两月就要分娩,万一出事怎么办?“指导员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孙建硕态度坚决。4个小时后,他将哑弹成功转移诱爆,现场炸出了一个深3米、直径约4米的大坑。

  去年6月,在“跨越-2014·朱日和A”集中检验评估期间,旅主攻方向有一段纵深200多米、障碍密集的“坦克死亡地带”。连队抵近“蓝军”防坦克壕时,工程机械突然“战损”。紧要关头,突击队员人工作业,锹柄挖断了,就用手刨,最后比预定时间提前10分钟完成作战任务。演习复盘讲评时,连队受到总部导演组点名表扬。

  近10年来,连队先后60余次完成重大演训排爆任务,22次协助军地销毁废旧弹药,13次执行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火灾救援任务。

  练就强中手,争当尖子兵

  去年4月,集团军首次组织某型扫雷车实打实爆训练考核。由于老式装备危险系数高,现场被抽到的第一家单位请求推迟考核,而连队下士林永平站出来要求上头阵。

  前进、瞄准、点火、发射,林永平驾驶动作一气呵成,伴随“轰!轰!”巨响,600公斤炸药带像长了眼睛一样在炸点显示位置“开花”,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些年,连队坚持把超越自我、强于对手作为抓训练砺精兵的根本准则,立起“三个铁规矩”:训练内容一个不漏,训练强度一成不减,训练人员一个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