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缘相系的款款风情

08.02.2015  20:35
丝缘相系的款款风情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杨晓梅 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美协会员、南京市美协理事、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南京市书画院特聘画师、梅山书画院专职画师。

  作品曾荣获过文化部组办的“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中国美协主办的“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及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五届文学艺术奖”铜奖。与他人合作分别为中南海、江苏省委等地创作巨幅工笔画,获好评并被收藏使用。多幅作品被国家级美术馆收藏。作品还多次在国外展出并被编入多部画册。同时出版了《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系列杨晓梅作品一、二、三集》,并由天津杨柳青画社编纂绘画技法丛书《工笔扇面花鸟画法》及《实用白描画稿——花草集》。

  丝缘相系的款款风情

  ——宫扇图创作浅谈

  □杨晓梅

  

  对宫扇图的喜爱,一开始源于我对宋画的挚爱。在流传的宋画经典中宫扇图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宋人的宫扇花鸟画有些很小,但在一花一鸟之间收拢了无限美感。如《群鱼戏藻图》中描绘的一群小鱼游向各异,远近分明,在水草间嬉戏追逐;描写田间安宁、恬静生活的《牧牛图》;展现桃花盛开,娇艳妩媚的《碧桃图》,都美不胜收,催人心动。试想当年的那些画师们要在薄如蝉衣的绢上勾线点墨,绽红描绿,在方寸之间浓缩生活,抒发情怀,这需要多么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对生活、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啊!

  我天性安静、喜爱自然,漫步田野,常常会为一花一草,一鸟一虫动容,被他们的绰约多姿、轻盈灵秀吸引,情不自禁地想去刻画、去描绘那些散发着美妙气息的生灵和浩瀚的田野。那么,用怎样的笔墨才能表达我对这一切的爱和感动呢?我想到了宫扇图,宫扇图那精致、优雅的画面,近乎完美的线条韵律,气息生动的折枝布局,无不透现着对现实的浓缩、对生活的极致体现。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顿时,那些曼妙灵动的花草虫鸟化作优美的旋律流注笔端,那一幅幅作品又似乎幻化成一把把精美的宫扇,伴随着一首首或婉约或华丽的辞章,在庭院宫闱间若隐若现……

  宫扇图与巨幅宏制的作品相比,不及他的宏伟、不及他的浩大,但她追求的境界、表达的情感,同样情真意切,摄人魂魄。她如一首抒情小诗,恬静优美、轻松灵动,又似一支民歌小曲,淳朴憨厚、自然流畅,让我们在画面的韵致之中觉察到一种凝神专注的目光,触摸到一颗沉静的心灵。

  以宫扇图为载体,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诠释自己对民族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理解。

  重新仿临了几幅以宋人小品为主题的宫扇图后,加深了对宫扇图的理解,我萌发了创作系列宫扇图的设想。但在初试小胜后,渐渐地总觉得缺失一点时代气息。时代是发展的,亦步亦趋地刻板追求经典而不能反映时代,那样的画是停滞的,不可持久的。我寻找着让宫扇图融入时代的元素。一次,偶然翻看往日的写生手稿,一幅海棠折枝图吸引了我,灵机一动把宫扇图的轮廓重叠上去,一幅全新的作品顿时呈现在眼前:海棠花开婀娜多姿,枝条顾盼有致,更引人入胜的是:半枝海棠花朵探出扇缘,似一个深藏闺阁的少女,憧憬着墙外的世界,小心翼翼地探出自己的手,吐露着芬芳,沐浴着春天的大好时光,画外的蜜蜂犹如青春的舞者,纷纷涌向盛开的海棠花,内外呼应,画面顿时鲜活了起来,我给她起名《幽姿淑态弄春晴》。

  在《粉阁春深蝶轻盈》中,我又尝试着将多个宫扇组合在一起,三把宫扇中的花枝,以不同的姿态向不同的方向撞出扇缘,仿佛当下的花朵,饱含激情地在现代与古老的绢绡中穿越,彩蝶纷飞,一路追随。那份丝绦相系的款款风情让人心神荡漾。

  宋代流传下来的宫扇图没有流苏和扇柄,而宫扇的饰品恰恰又是一个最能展现民族风情和抒发情感的地方。我潜行寻找,用心给宫扇配上各种流苏,或是中国结,或是年年有余,甚或一串小铜钱,一对小辟邪……那飞起的流苏,宛如嫦娥撒出的水袖,又如西施浣动的薄纱,时而在旷野中狂野飞舞,如急于挣脱羁绊的心;时而在和煦的阳光下微微颤动,如少女般的羞涩与腼腆。宫扇图中的扇柄,亦是一个不为人关注的地方,我借用民族图案中那些经典的花边饰图:如意、祥云等,点缀在扇柄上部,与扇面自然衔接,浑然一体,加之我对其立体、浮雕般的绘画处理,更赋予了宫扇画高贵、典雅的气质。

  把握自然,需要内心与自然的沟通。闭上眼睛,用心来感知世界,以一颗沉静敏感的心来体悟自然,将自己融入其中,才能获得准确表现自然的能力。我常常流连在宫扇图中,眼前时而飘过花丛中舞步轻盈手执宫扇半遮面的少女,嫣然一笑,千娇百媚;时而浮现执扇斜倚美人靠的少妇,任春风拂面,凝目远方,微风卷起的流苏,恰似淡淡的惆怅。

  在传承中发扬,用心在方圆尺素中精雕细琢,静谧地体会从心中流淌出的一份温婉,营造古典雅致的氛围,努力展现出团扇图的清、秀、静、雅,将现代情感与古代意韵交融在一起,这是我对宫扇图创作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