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多举措推进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04.01.2017  14:02

  2016年,东海县农机局始终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全面落实各项农机惠农政策,加大力度,强抓重点,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服务观念,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开展。 

  一、依托农机合作社,推广水稻机插秧和烘干中心建设。为提升东海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2016年仅农机合作社新增的粮食烘干中心已有14个,带动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破解广大农户晒粮难、储粮难的问题,确保粮食丰收增效安全,提高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 

  二、土地深松,改善种植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性能。省财政安排75万元项目资金,对东海县桃林、山左口、洪庄、曲阳、石榴、平明6个乡镇共3万亩农田进行试点,对深松整地作业进行补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地块的确定、机手的筛选、深松机械购置、质检人员落实、第三方核查等环节层层把关,确保深松工作各个阶段环环相扣。经过县、乡(镇)农机部门的配合,较好地完成农机深松整地阶段任务。 

  三、强化秸秆机械化还田落实,促进秸秆全面禁烧。投入10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2400余台套,30~100马力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480台套;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5800余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800台。全县自西向东逐步收割小麦,采取“即收即还”的措施,收割机收割完毕,秸秆还田机随即进行还田作业,夏季小麦秸秆还田率达到98%以上,有效地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 

  四、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2016年东海县共使用购机补贴资金5817.9万元,新增补贴机具3328台,其中:水稻插秧机62台、稻麦联合收割机1634台、花生收获机8台、玉米收获机44台、大中型拖拉机598台、秸秆还田机21台、旋耕机783台、粮食烘干机14台。 

  五、优化农机技术培训,提高机手驾驶技能水平。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重点培养驾驶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坚持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的宗旨,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合格驾驶员。2016年完成各类农机驾驶员培训194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1245人;开展跨区作业培训22期,培训机手3500余人;培训插秧机、秸秆还田操作手5100名。 

  六、强化安全生产落实,保障农机作业安全。东海县农机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责任落实和安全检查,推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坚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深度上下功夫,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把违法违章的典型事例制作成展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机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提高机手的安全意识。二是严把检验关和考试关。在车辆注册、检验过程中,确保人、机、证“三见面”;对驾驶员考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严格要求,实行双签名制度。三是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联合公安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违法载人、酒后驾车、无牌无证、脱检脱保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源头遏制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七、落实农机项目,促进农机发展规模化。通过项目资金的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农机各条战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了各项农机事业的发展:机库项目补助60万元,6个农机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建设了机库;秸秆还田补助资金2630万元,使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98%以上;农机职业技能获证奖补资金110.2万元,培训了1245名农机技术人员;科技入户资金25万元,使300名农机手得到了技术培训和物化补贴;目前,有2598户农机手申请5614.5万元补贴资金,购买了3231台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