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为农民致富配上“金玥匙”

05.01.2016  10:10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的蔬菜交易大厅热闹非凡。笔者2016年1月3日,现场观看了东海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收获的8000多亩优质精品西红柿,紧锣密鼓争相恐后奔向桃林北芹蔬菜交易市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寒冷的冬季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冬忙季节,丝毫看不出冬的寒意,2-3小时的功夫,10几万斤西红柿,已经整整齐齐摆放在大厅内,过磅、付款,准备上车,来自上海、山东、南京、淮安、徐州、安徽等省市的20多辆车等候在那里。“今年行情不是很好,500克西红柿只卖2.2元,能采到过年4月份,每亩能收4万斤西红柿,粗略计算一下,每亩能收入8-10万元,春节前价格还要上扬,前段时间下雪影响不大,收成还可以”。合作社社长王文成骄傲地说。东海县农业资源开发局、财政局、东海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科技财政金融部门给与大力支持,全年该村仅一项收入就能达到8亿元。
        “无论天气是刮风还是下雨,都阻挡不了迎接我们老百姓新年致富的财神爷。”在自家菜园里忙修剪绑枝的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王文成会长春风满面地说。元旦刚过春节将至,桃林镇北芹村却呈现一番新气象,全村村民不忙过年忙菜园,再也看不到过去农村那种“正月闲,二月玩,赚钱莫靠十二月”的冬闲景象,到处散发春天那种忙碌的气息,随处可见的农业综合开发为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为农民致富配上了“金玥匙”。
        2015年,东海县抓住被列入国家级农业经济发展区的发展机遇,以“生态立县、农业开发稳县”为发展思路,始终把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狠抓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农业总产值实现31.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98元。
        据东海县农业资源开发局负责人介绍,该县依托山区优势,加快发展西部山区,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到2015年高效蔬菜日光温室种植面积已达12.6万亩,西红柿、西葫芦面积5.1万亩,总产量达17.67万吨,总产值达15.5亿元,成为江苏最大的优质蔬菜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种植西红柿3.0万亩,产量达20万吨,产值达6.6亿元,成为华东最大秋冬西红柿生产基地;种植金银花、芍药5.5万亩,产量1000吨(干花),产值8000万元以上,成为连云港“十百千”扶贫开发项目建设重点县之一,引进曼地亚红豆杉种植基地0.1万亩……建成牛黄养殖场3个,产量达0.5万公斤;千头规模的梅花鹿养殖场2个;金鱼养殖场1个;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已成为东海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农业综合开发为我县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助推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的强力引擎。”谈起农业综合开发,东海县县委书记朱国兵喜于言表。
        东海县按照“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的理念,积极建立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五排三乡以西红柿、辣椒、百合为主;桃林镇、山左口乡以核桃、板栗为主;李埝林场、李埝乡、温泉以金银花、药材、茶叶为主的三大优势产业集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如今的桃林镇成为该县西红柿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占东海县西红柿总面积的65%以上;双店镇成为“江苏百合之乡”;黄川镇成为全国草莓第一镇……像这样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东海县数不胜数。产业示范基地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该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基地化、集约化转变,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与此同时,东海县还注重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发展。东海县依托西葫芦、西红柿优势产业,按照“魅力东海乡村农业四季游”的规划,重点打造东海“秋之实”观赏线路之一的丹霞映草莓休闲农业项目的建设,不断完善西双湖1.5公里的百合花观光长廊,成了集农事体验、农业观光、草莓采摘、农家餐饮、乡村游玩娱乐、温泉古民居观赏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基地。
        东海县重点打造的乡村农业四季游,观光旅游示范村。据统计,东海县已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5个,建立农家乐旅游点、休闲农庄、农业观光采摘园22个,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多人,接待游客累计达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以上。
作者:刘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