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慈书画院慈善之路:爱心在艺术大师指尖流淌

14.11.2014  12:46

慈善一日捐”笔会现场。

  新华网南京11月14日电(徐婕 章小怡 海方)每年的11月20日至次年的1月20日,南京都会进行一场“慈善一日捐”活动,至今已有15个年头。

  这期间,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童,从领导到老百姓,从知名企业到个体业主,大家都伸出援手,进行着爱的接力。

  11月11日,在2014年“慈善一日捐”即将到来之际,南京东慈书画院14名艺术家齐聚一堂,挥毫泼墨,当天捐出近40件书画作品。据了解,作品将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将进行义捐,所得款项将用于扶贫济困的慈善事业。

  这些艺术家表示,慈善已是他们永远的选择,就如流淌在体内的血液。希望在未来的慈善道路上,书画艺术能够发挥更多的公益力量。

   东慈书画院:全国首家由慈善机构成立的书画院

  1999年2月,南京市民政部门成立南京东慈书画院,这是全国首家由慈善机构成立的书画院。当时,该院聚集了省内外书画艺术家100多位,其中不少是国内外知名的书画大师,如赵绪成、言恭达、黄丕谟、常国武、俞律、徐培晨、宫中奇等。

  书画院成立以来,艺术家们积极开展书画艺术创作活动,累计向市慈善总会捐赠字画作品达千余幅,用艺术点燃爱心,以实际行动关心慰问弱势群体。“非典”期间,该院组织30位书画家向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捐赠字画30余幅;“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该院艺术家们主动捐赠200多幅书画作品,参与慈善义拍义卖,为灾区人民筹集赈灾款;多年来,书画院还一直捐助浦口区双垄希望小学,已捐赠书画60余幅,并帮助学校办起了“书法班”和“绘画班”。

  最近几年,书画院多次组织慈善义拍义卖,仅此一项筹集善款近200万元。南师大资深教授、东慈书画院名誉院长常国武先生在2011年“八一”拥军慰问活动中,一次活动就创作了10多幅作品用于慰问部队官兵。原西藏自治区书协副主席车应龙先生多次向南京市慈善总会无偿捐赠书法作品,累计达到百余幅。

  该院名誉院长、著名版画大师黄丕谟老先生非常感慨地说,“我参加东慈书画院,就是冲着‘慈善’二字来的。”不图名利、不计报酬,乐于为慈善事业作奉献。

  “东慈书画院已走过15个年头,事实证明,以这种创新的形式为慈善事业服务的成效很明显。今后书画院将吸引更多知名书画家的加盟,让书画院这张慈善文化品牌更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南京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蒋勇说。

  2013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资料图)

   东慈书画院艺术名家的慈善心路

   常国武:“慈善是他永远要做的事情

  常国武,1929年生。自幼喜爱古诗文及书法艺术。195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系。后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古代文学40年。又任东南大学中国文化系兼职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海诗词》及《中华词学》顾问、南京慈善总会东慈书画院名誉院长,其创作的诗、文、联等在国内多处勒石。

  生活简朴的常国武从小深受孔孟之道中仁爱、恻隐、不忍之心的影响,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退休后,常国武受聘为南京慈善总会东慈书画院名誉院长。自那以后,每年他都捐献出若干幅书法作品,供市慈善总会义卖,将所得款额资助困难学生和残疾人。常国武说,慈善是他永远要做的事情。

   俞律、李玉琴:八旬老夫妻用笔墨献爱心

  俞律,1928年生,夫人李玉琴是李可染的长女。俞律先生是作家、诗人、京剧名票、书法家、画家。曾任南京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南京市文联研究室研究员,青春文学院教务主任,南京市政协常委。现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诗词协会顾问,江苏省政协书画室特聘画师,南京市文联书画研究院顾问,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南京东慈书画院顾问。

  在两位的人生道路上,艺术人生和慈善事业是并驾齐驱的驰骋往前。去年市慈组织慈善一日捐的书画笔会时,俞老腰椎压缩性骨折正在修养,还坚持拄着拐杖参加了活动,现场创作4幅作品。夫人李玉琴,也现场创作了数幅花鸟作品。

  虽然两位已是耄耋之年,外出参加活动不方便,可两位老人却一直坚持着。俞老表示,做人和书法一样,要真诚、要踏实,如果他的作品能帮助到一些困难人群,能传播书法精神,比什么都高兴。

宫中奇作品:《春暖江南》。

   车应龙:“慈善需要坚持不懈的

  车应龙,1934年6月生。1949年入伍,后进藏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工作,原西藏自治区书协副主席。自幼临习《九成宫醴泉铭》《星录小楷》等,近年倾心于《散氏盘》并攻研古文学学。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各种大型展出以及日本东京的“27回国际书道展”和香港“当代书画篆刻家邀请展”等。

  今年80岁的车应龙,让人为之动容的是,不顾年老体弱,也不管风吹日晒,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开展书画爱心活动,今年的一日捐笔会,除现场创作的作品外,还从家里带了30幅作品进行捐赠。

  “这些年,凡是书画院组织的各类捐赠活动,我都力所能及地参加,慈善需要坚持不懈的。”尽管已经捐出了百幅作品,但车应龙告诉记者,这些还不够,在有生之年,他还要写出更多的作品,帮助更多困难的人

   宫中奇:“慈善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

  宫中奇,1949年生。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南京慈善总会东慈书画院现任院长,擅长山水,兼作花鸟,画风远溯石涛、龚贤诸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被国家美术馆、中南海、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澳门图书馆等收藏,省市政府及宾馆陈列。

  义卖、学雷锋、助残疾、敬老人、援灾区……记者了解到,这些场合总能见到宫中奇的身影,他用爱心温暖无数人。

  “这幅《云湿烟村图》起码能卖8000元,用这笔善款帮助更困难的人,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在2014年“慈善一日捐”笔会上,宫中奇坦言,这么多年,每年捐画数十幅,已经习惯了,慈善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