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场馆安保“全维度设防”

25.04.2015  14:09
 
世乒赛引入了最为严格的多层安保程序  
搜爆犬登场  
世乒赛启用人脸识别系统

  世乒赛观赛提示

  因国际赛事安保要求,本次世乒赛入场观赛需同时出示门票和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护照、军官证。比赛开始前1个半小时进场安检,比赛正式开始半小时后停止安检入场。观众尽量不要携带背包、挎包等;不要携带食品、饮料,场内有免费饮用水;如遇下雨,不要携带尖头伞,可带折叠伞入场。

  比赛期间,警方呼吁市民尽量乘坐轨交、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赛场。轨道交通1号线在4月26日至5月3日期间,将延长营运时间,最后一班到达文博中心的列车时间为23:23。公交将安排3条专线,为散场观众提供交通服务。

  中国江苏网4月25日讯: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昨天,世乒赛场馆现场已经进入“全维度设防”状态,记者在现场看到,场馆外无人机升空盘旋,进入场馆时最新的人脸识别系统“刷脸”预警,场馆内搜爆犬地毯式搜爆,分区隔离、层层安检,一系列安保措施高频率覆盖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现场层层设防自拍杆不能带入场

  昨天上午,进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区域时,地面上“物理”隔离设施已经到位,天空中,无人机盘旋,区域内人员动向已经尽收安保人员眼底。在蓝票观众入口,各类持证工作人员进入安检机前,不知不觉已经被“人脸识别系统”过滤,现场还有两名安检人员验证。而场内,安保人员各司其职紧张忙碌,三条史宾格搜爆犬正对场馆反复进行地毯式搜索,确保万无一失。

  世乒赛组委会安保部成员郭伟平介绍,26日世乒赛就要开打了,全面安保措施已经实施,按照“外圈保内圈,内圈保核心”原则,通过梯次设防、圈层过滤、内外合力确保核心圈世乒赛比赛场馆绝对安全。场馆内,380名特勤、民警、志愿者严阵以待,外围封闭区域配备了150名安保人员,同时,现场还有三个反恐武装突击组,一旦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将快速反应。此外,在外围以及交通方面,还有安保力量参与。包括在环浙江上海水路线设置不间断的护城河巡防,确保水路安全。目前,苏州警方多种力量参与,形成外松内紧安保格局。

  无人机起飞盘旋监控场馆周边动态

  郭伟平说,作为苏州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赛事,苏州警方将承担起前所未有的安保工作,参照其他城市世乒赛安保经验,苏州世乒赛安保进行信息化提升,设置现场和苏州市公安局两个指挥部,以最新“人脸识别”系统、无人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安保举措成为本次世乒赛安保中的一大亮点。

  在国际博览中心一处制高点,安保人员根据指挥部命令,操控一架无人机起飞盘旋。郭伟平介绍说,无人机主要承担对场馆周边大局势的掌控,比如,一旦有交通拥堵,可以及时拍摄,并回传指挥中心,使得指挥中心人员能够根据情况调度,疏导交通,化解拥堵点。无人机一共有两架,通过对世乒赛场馆周边动态掌握,可以控制人流,防止人流过于密集引发危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及时启动预案,予以化解。

  大数据投入世乒安保“刷脸”识别可疑人员

  世乒赛场馆开设了包括运动员和观众在内共7个入场口,每个出入口有安保人员的严密值守,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安保效率,作为高科技安保“重头戏”的人脸识别系统将通过1个运动员入口和6个观众入口的监控视频,实时检测和比对人脸,并提供“黑名单”人员自动报警功能。当运动员和观众入场时,人脸识别系统将通过摄像头检测和捕捉到视频中的人脸,并与“黑名单”库进行实时比对,过程耗时不过一秒。

  当“黑名单”库中的人员出现在摄像头前时,都难逃“人脸识别”系统的火眼金睛。观众入场时需要经过“检票”,“核查身份”,“人身物品安检”,“物品临时寄存”四道程序才能进入场馆,作为高科技安保的一道坚固防线,人脸识别系统可在后台不间断值守。“系统可实时将检测到的人脸信息,并同海量黑名单数据库进行核对,一旦系统报警,安保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响应。”此次世乒赛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合作方公司负责人介绍,“人脸识别系统可以记忆安保人员难以记忆的上千万张库中人员信息,并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学习,通过人脸特征精准地检索每一个观众,即便是逃过‘核查身份’的疑犯,通常只要没有‘换脸’,都难逃人脸识别系统的‘核查人脸’程序。

  此次世乒赛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去年8月,已经在公安系统进行成功实践,通过将静态“人脸识别”系统运用到实践中,对苏州1300万实有人口进行排查,成功匹配负案在逃人员8人。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