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专车迷魂事件" 专家解析其真实性存疑

09.04.2015  16:52

   喷烟拍肩或喷雾都不会失去意识任人摆布,还转这些帖只能是智商有问题了 

  最近一则关于“广州专车迷魂事件”的微信,又开始在朋友圈蔓延,之所以要用一个“”字,是因为这类传言从记者还是小屁孩时的口耳相传,到现在的微博、微信转发,一直经久不衰。 

  最新版本将场景锁定在“专车”上,发帖人称乘坐过程中突感不适,中途叫停专车。警方表示仍在进一步调查,同时重申目前流传的“喷烟”、“拍肩膀”或“喷雾”就能使人迷魂或失去意识任人摆布的案例,迄今没有证据证实。 

  到底是否存在能快速让人迷魂且受人摆布的麻醉药品或毒品?抑或事主身体、心理状况在特定状况下出现问题?南都记者采访精神心理专家、神经药理领域药品(毒品)专家和麻醉专家,他们全盘否定了单纯靠呼吸系统快速致幻、使人意识丧失任人摆布的可能性。 

  但专家们同时承认,在诸如癔症发作、服用吸食致幻类麻醉药物的情况下,当事人确有可能发生意识清晰度下降、模糊甚至短期丧失的可能性,如再加上专业及较长时间诱导,确有任人摆布的可能。 

   神经药理学派 

  麻醉能让意识感觉分离,但得静脉给药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徐江平教授多年从事神经药理方向的药学研究,让人意识丧失的麻醉类药品,正是其研究方向。 

  他表示,目前在临床医学领域使用的麻醉,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麻醉药剂(一般是多种麻醉药物组合)来阻断人体疼痛的传导。早期的麻醉药,阻断疼痛传导时也会丧失意识,并抑制呼吸循环系统,如果没有呼吸、循环系统支持,容易发生窒息、死亡事件。 

  而新型的麻醉药,通过药物组合,仅仅只阻断感觉甚至只阻断痛觉,对呼吸、循环中枢影响不大,除非一些大型的骨科、心血管手术,一般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通俗点说,这些麻醉药品可以让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或侵入式操作,比如无痛胃镜、肠镜检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也知道有异物进入,但就是没有痛觉。 

  无论哪种医学麻醉手段,为保证麻醉快速起效,一般以静脉给药为主,辅以高浓度的吸入式麻醉药。在麻醉师、护士的专业监督下操作,确保麻醉剂量既不致死,也不让患者感觉疼痛。“所有快速起效、让人感觉意识分离的麻醉药,必须经过血液循环系统给药。”徐江平表示,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一个普通人正常情况下怎么会静脉给药自己还不知道呢?更何况麻醉剂量很讲究,掌握不好会发生致死性事件的。 

   吸食服用麻醉剂或致幻,但剂量很讲究 

  在徐江平看来,在麻醉剂或毒品的大族谱内,确实有些亦正亦邪的成员,用于医学能帮助人类,用于歪门邪道又可以伤人于无形。 

  “大家传得神乎其神的那些东西,在毒品领域统归为K粉类,主要成分为氯胺酮。而在麻醉药品类,它就是氯胺酮类麻醉剂、一种全麻麻醉剂,用的剂量很大,辅助其他药物,通过静脉给药,能让人快速进入全麻状态。”全麻状态下,患者意识和感觉分离得彻底,无痛、无感,很难诱导其泄露出隐私。 

  但如果是一名吸毒者吸食K粉后,就有可能产生意识和感觉不彻底分离的情况,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甚至亢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走路都不太会走,此时如加以诱导,吸食者就很容易透露个人隐私。”而且这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内,一般人不知情饮用后泄露银行卡密码、财务状况是有可能的。 

  徐江平同时表示,这类致幻类毒品必须服用才能起效,而且“剂量很重要,多了也会彻底麻翻,无意识状态,诱导也无法开展。”类似的还有冰毒类毒品,无色无味麻人于无形,但和K粉一样,要么吸食量很大,要么口服量需适宜。 

  要检测一个人是否被迷魂,在技术上没有太多难点,基本等同于酒驾、毒驾的检验方法。吸食也好、服用也罢,总会出现标志性代谢物,查找这些标志性代谢物,一管血甚至一泡尿就能揪出有无吸毒、“中毒”历史,“这两年明星吸毒被抓,不都查出来吸了啥东西吗?” 

   部分麻醉剂气味很刺激,除非嗅觉极差 

  徐江平教授介绍,其他诸如乙醚、哥罗芳、香蕉水、涂料剂等化学药剂或化学品,也存在较强致幻作用。“乙醚就是早期的全麻药物,人一吸就倒而且又有强刺激性气味。这东西由于太不安全,麻醉副反应极大,现在基本被医学界弃用。” 

  哥罗芳也是一种强挥发性化学药剂,用多了会出现昏昏欲睡、恶性情绪的症状,容易导致急性肝肾、心脏损伤,也能让人类的意识、感觉脱离,但同样有甜甜的刺激性气味。香蕉水、涂料剂也能产生呼吸抑制,导致身体协调和判断损伤。但上述物品只要不是嗅觉极差的人士,凭嗅觉就能做出早期预警,用于迷魂的可能性极小。 

  对于目前流传的喷烟、拍肩膀、喷雾使人迷魂的说法,徐江平教授表示很难接受。“疗效这么显著,应用于医学的市场前景远远比应用于迷魂犯罪大得多。” 

  随着医学技术、药学研究不断进步,麻醉药品也在不断“进化”,比如一些只阻断同感但保留患者意识、嗅觉、运动能力的麻醉药品,就解决了脑科手术哪该切、哪不该切的问题。在切之前,医生可以把患者叫醒执行命令,配合以电极信号回收,很快就能找到运动功能区、语言区的分布情况,减少手术后的致残可能。但这类药物就更不可能用于迷魂,因为用下去只会产生一个不怕痛的对手,而且对方意识是清晰的,别说诱导迷魂,打起架来不怕痛的肯定更占优势。 

  综合广州专车迷魂事件,徐江平分析唯一的可能就是出在专车的那瓶水。如果水里添加了上述无色无味的麻醉剂,喝了之后被麻翻的可能性理论上是存在的,但这需要公安机关查证。“关键在于在公共场合不要喝不明来源、开盖的水,不吃不明来源的食物。” 

   心理学派 

  患癔症或短暂丧失意识,但得专业诱导 

  对于各种各样迷魂事件,广东省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王德民教授同样不认同,但在其研究领域内,确实有部分人群发癔症时会出现意识模糊、下降甚至短暂丧失的状况。“这类人往往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又容易接受暗示、容易被催眠,只要有惊吓、恐吓、批评、打击这类诱因存在,他们就会发癔症,这时加以诱导,患者有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 

  王德民刚治疗完一名癔症性失明的女孩,“孩子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正常步态走路很直,靠近墙壁时能主动伸手格挡;但一蒙上眼睛就主动伸出双手,用触觉帮助避免碰壁。”视觉都能因癔症消失,发作期间在诱导下意识减退,泄露隐私、转交财务、签不该签的字也就有可能。 

  但对癔症患者的诱导,也需要专业、长期的语言沟通才能够实施成功,拍个肩膀、哈口气就完成诱导,概率低于中双色球特等奖。 

   会不会被催眠套出密码 

  电影看多了吧 

  如果有人懂催眠术,来套取隐私、信息呢?这样的超级催眠师也是存在的,比如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的许又新教授,确实能通过移情等诸多手法,将一些自认为意志力顽强的人士催眠。王德民称曾现场观摩过许教授表演,非常成功。“一来这类催眠术因涉及法律、伦理问题,往往需备案;其次许教授极少授徒;再则催眠还需要特定环境、背景作为支撑。” 

  如果怀疑癔症迷魂,那只能说明你看《催眠大师》类的电影看得太多、代入感太强,本身就属癔症易感人群。 

  王德民表示还有些诸如梦游症、神游症类的精神疾患,也会让人处于无意识或意识极差状态。前者是在睡眠过程中,能行动说话,经诱导可泄密;后者的发病率极低,发作起来整个人基本处于无正常意识状态,而且无法唤醒,其间能正常工作生活,但一旦从神游症中苏醒,他会骤然发现身处异地,至于自己怎么来的、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则完全不知情。精神卫生专家统计过,神游症患者平均游荡里程数为120  7公里,比如有患者从加拿大开车到美国科罗拉多,有意大利患者神游到奥地利。王德民也接触过类似患者,从江西出发,会买票、打工、做饭、找住宿,醒来时已经到了海南岛。 

  “这类患者往往因癫痫病灶或脑部病变导致脑异常放电,短则几天几十天,长的甚至可以数月甚至一年。”王德民表示,神游症患者苏醒后,会对神游期间的经历彻底“断片”,无法回忆,“因此从理论上这一群体被迷魂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此外,一些脑肿瘤因素、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期意识衰退、减弱的可能性也存在,但前提是确确实实“脑有病”。 

  “被迷魂的说法经久不衰,一方面和社会上以讹传讹太多,形成放大效应有关;另一方面则和声称被迷幻的本人实际是意识清醒下主观被骗,但为了寻求谅解而将事件模糊化、神话化有关。”王德民表示。 

   麻醉学派 

  麻醉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神话传说 

  中山二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中大医学院副教授赵一凡表示,目前在临床领域,通过麻醉药来摆布一个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前提是被摆布对象主动配合,比如术中唤醒。其他罔顾麻醉药品剂量、给药方法,就妄图用麻醉来控制人接受指令的说法,基本等于天方夜谭。 

  “至少目前临床上,我们最前沿的医生没掌握这种方法,广州用的麻醉药物已经是国际临床上的一线指引药物,是领先级的。”赵一凡表示,“麻醉学是一门科学,不是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