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发展要适度 拼车出行宜鼓励

28.10.2015  10:11

  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给予网络专车合法的地位,并且给出了出租汽车行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半个月来引发各界热议。27日,南京召开的有关论坛上,专家、专车公司、专车司机、专车用户代表等就此各抒己见。

  专车有需求,因为出租车有盲区

  专车填补了出租车空白,给市民带来了方便,成为共识。

  “2013年初我们进入南京,首先开展出租车业务。我们发现,在出行高峰时间和较为拥堵的路段,作为依托互联网和即时大数据的科技公司,在进行信息匹配和车辆调度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解决这个时间和空间用车集中的出行难题。”滴滴出行经理时晓江说,去年9月,推出专车服务,现在每天通过平台成功订单在3万左右。专车服务与出租车互补,解决了大问题,得到市民喜爱。

  王素玉是个会计,她说,这么多年了,每次只要一到下午5点大家就意识到没必要去打车了,因为要么打不到,要么你打车的地方太堵,人家不愿意去。而预约平台就不同了,司机不来可以再改派,“曾经从中央门打到卡子门,出租车要四五十吧,打个网约车20块钱就行了。

  南京出租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凌强说,目前专车运作模式,在服务上确实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有一次雨天去个饭局,专车驾驶员打着伞把我们一个一个送进饭店”。

  而对于正在征求意见的《暂行办法》,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表示了些许担忧,“假如按照现在这个办法出台,会遇到问题。由于办法规定专车登记为出租客运,专车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消费者所享受服务也会大幅减少。

  专车发展太快,反而添堵

  南京乘客委员会委员郎亮则对专车“吐槽”。他说,网约车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网约车当初提供免单,很多人本来坐公交车,因为免了10元钱,打车比公交便宜,他就选择了打车,加剧了城市拥堵。“可以超前规划,如果发展太快,网约车占了主体,还会造成一部分人打车困难。

  与会者还提及目前网约车存在的“跳单”现象。如果几个人都在打车,司机会选择路比较远的乘客,路近的乘客约车有困难。而传统路边扬招打车,站在前面的人会打到车。

  凌强认为,交通这样的行业,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调节。如果出租车也打价格战,本来坐公交车的也来打车,会造成道路资源占用,对环保也有影响。他说,现在正着手打造“本土约租车”,网络约租和传统电调相结合。他觉得出租车行业来做这个平台,可能优势更大,管理更方便。比如出租车计价器,过去允许合乘,但有几个问题解决不了一直推不开。如里程计算,合乘者按70%收费,但中途上车计价器也只能从头算到尾。现在他们的新计价器可以算4笔,每一位乘客上车以后,只要合乘键一按,都按实际行驶路程70%显示金额。还有,过去发票只能打一张,现在可以分开打。

  uber南京市场经理张大为说,他们的平台在全球6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每个城市都是个性化的政策,日本、欧洲政策曾经非常苛刻。现在来看,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慢慢开放政策,英国已经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我们建议中国政府能看到这个新兴行业积极的方面。

  拼车只能免费,可能就不愿拼了

  《暂定办法》第49条规定,私人小客车的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在通勤或节假日出行时,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计划,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并分摊部分出行成本(仅限燃料成本及通行费)或免费互助的出行方式,不适用本办法。

  对此,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认为,这次网约车新规,如果把互联网拼车这条路堵死,对它的业务也会产生影响。“我认为技术上可以通过企业来支撑,来区分非法营运和合理分摊成本的顺风车拼车。我第一次用互联网拼车出行,是省广播电台的一个主持人,他开车从铁心桥过来接我,这种新的方式能结交不少朋友。如果我们用好了,大家在有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好的路径,应该能够实现共赢。

  傅蔚冈说,现在很多顺风车都会涉及非法营运。南京有个案例是,一辆车到禄口机场,是外甥送舅舅,下车时钱塞来塞去,刚好运管处上去查了,被罚了1万块钱。拼车如果只能免费,一两次免费可以,如果一直免费,乘车的人可能也不好意思,开车人也不愿意。“但是取什么价格,大家不好意思当面说,怎么办呢?如果有平台,这事很好解决。”他说,前几天日本拼车政策放行了。原因是在一些地区,开公交车不划算,公交车补贴很高。

编辑: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