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消防如何更强

16.04.2015  19:59

  阅读提示

  消防警力不足,消防官兵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而且,消防已告别热血前冲的时代,更加要求专业化、职业化,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已有17万政府专职消防人员,超过现役公安消防人数。      

  4月11日至12日,公安部消防局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全国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提出到2017年,全国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消防文员要突破25万人的目标任务。

  专职消防队弥补警力不足、填补消防空白

  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二甲苯装置漏油着火。福建消防总队调动全省消防力量,出动了300多辆消防车1400余名消防官兵,连续奋战56小时才最终将大火完全扑灭。

  无独有偶,河北省沧州市国富批发市场9日发生大火,过火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消防官兵经过29个小时扑救,才基本扑灭。

  火灾每天都会发生。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共接报火灾39.5万起,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113.7万起,而这一数字在2008年仅为67.5万次。

  消防工作量剧增,但消防警力囿于现役编制,却增长缓慢。目前,我国整体消防员配比在每万人口中只有不到2名的消防员,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0名以上消防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有3至5人。消防警力不足导致官兵必须长期处于执勤战备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极易因为懈怠酿成安全事故。

  现役编制体系造成消防人员扩编困难,也约束了整体专业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火灾扑救难度也在日益增大,化工爆炸、高楼着火、地下火灾等多元化形态火灾扑救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经验支撑。而且,消防已经告别了热血前冲的时代,更多显现出专业化、职业化的一面。

  但由于现役体制约束,专业消防人才往往得不到持续发展。两年的服役时间刚够一名新兵成长为有能力独当一面的消防员,就不得不面临退役。即使留下来,面对的又是频繁的士官晋升考验。培养时间短、经验丰富的消防人才匮乏导致消防员火场伤亡事件屡屡发生,这也给消防队伍建设敲响了警钟。因此,专职消防队伍的作用日益凸显。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是我国消防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补公安现役消防警力不足、填补乡镇农村消防力量空白的有效途径,是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消防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冷俐表示。

  先行探索,专职消防队员已超过现役力量

  从1986年广东省成立第一支专职消防队以来,我国的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一直在探索中前进。

  以广东为例,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大力推进微型社区消防站和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招收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收入和保障是专职消防队员最关心的问题,广东省政府为此出台专项政策,规定专职消防队员工资高于当地事业单位职工平均水平,并将营房设施建设、消防装备配备等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目前,广东省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年均保障经费达到6.1万元,广州市、珠海市等已经超过14万元。

  “我热爱消防工作,所以选择退伍后继续干消防。”来自江西永丰的邹年根2009年从上海消防部队退伍后,又到广州应聘成为专职消防队员,吸引他的除了不菲的工资,还有完备的保障体系。凭借多年消防经验,邹年根利用业余时间发明了一套快速破锁工具并申请了专利。他也因此获得广州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称号,解决了广州市的户口,妻子儿女等也在广州得以团聚。解决了后顾之忧的邹年根对专职消防队员工作更加充满感情。

  “专职消防队员毕竟不同于现役官兵,对于他们的管理也必须区别于军事化管理,凸显出职业化管理的特点。”广东省消防总队专职队指导处处长李灿说,“一切围绕战斗力聚焦”是管理、训练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基本原则,与现役官兵相比,专职消防队员的管理并不严格要求思想政治、内务卫生等方面,而是对专业技能、体能训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丰富消防经验的职业消防队员。”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政府专职消防队617支近1.8万人,2014年出警34582次,占总数的1/3,已经成为一支灭火救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上海成立专门机构统招、统管、统训专职消防队员,山东全面推行人员定岗定级和“本地化”招收、“等级化”管理模式,重庆实现中心镇专职消防力量全覆盖,浙江赋予乡镇专职消防队伍综合应急救援和基层消防管理等多项职能……在各地的探索下,专职消防队伍蓬勃发展,人员从2006年的4.1万人增长到17.4万人,已经超过现役公安消防力量。

  缺乏顶层设计,专职消防队伍还需更加职业化

  尽管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是缓解消防力量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机构属性和人员身份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执勤模式不适应、职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还是制约队伍发展的瓶颈因素。

  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各地确定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机构属性和人员身份不尽相同。广东省将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定位为承担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和火灾预防任务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职业化消防组织,并明确骨干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身份,而队员确定为在编“政府雇员”身份。上海市则成立“专职消防员管理办公室”,与应聘人员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规避劳务派遣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重庆市除明确正副队长采用编制内调剂的方式落实行政事业编制外,一般队员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公开选拔”的原则统一招用、统一分配。

  “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并不适用于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公安消防部门完全具备与队员直接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冷俐表示,机构属性涉及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人员身份直接影响专职消防队员的职业归属感和待遇保障,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职业化是政府专职消防队的立身之本,也是管理、执勤等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政府专职消防队管理模式上,我们既有单编中队,也有混编中队。但从效果看,单编中队还是发展的趋势。”李灿说,由于专职消防队员不同于现役官兵,因此管理制度必须有差异化特点,难免会造成不同人群的相互比较,影响消防队战斗力,“单编中队则更能体现职业化特点,既能照顾到队员休假、家庭等个性化的需求,有助于激发队员自我训练、自我管理的动力,也能够从职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更为专业的训练计划,迅速提升队伍战斗力。”

  专业消防队员工作危险性高、强度大、执勤时间长的职业特点突出,因此薪酬和保障是政府专职消防队“招得到人、留得住人”的关键因素。目前,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都建立了完善的薪酬体系,涵盖基础、等级、工龄、津贴、补助等内容,并统一办理“五险一金”以及人身意外保险等,伤残抚恤待遇也与现役官兵看齐。

  “以职业化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以规范化管理促进战斗力提升”,公安部消防局要求,政府专职消防队要坚持职业化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等级化管理制度,采取职业制与志愿制相结合等灵活执勤模式,为提高公共消防安全保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