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900元买只水货相机 如何识别?专家支招

19.03.2015  21:08

  花5900元买了只水货相机

  商家引人误解,原价退款并补偿3000元

  中国江苏网3月19日讯 水货是指在某国家或地区没有经过原生产厂家所指定的销售代理而进行销售的产品,一般作为走私物品及非正常渠道销售产品的统称。那么,买到水货,商家是否属欺诈?能否适用新消法退一赔三的条款呢?日前,我市工商部门处理了一起此类纠纷。

  几天前,沈女士在天宁区一卖场花5900元买了只佳能EOS60D数码单反相机,使用中,一位对数码产品颇有研究的朋友怀疑此为水货。后来,沈女士将其送往佳能(中国)有限公司鉴定,结论为“非佳能(中国)有限公司面向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即传统上统称的“水货”机。沈女士追问店家,经营者在电话中一再称,所售相机为正规行货。沈女士对此电话录了音,并向工商部门投诉,认为经营者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要求按新消法赔偿。

  天宁工商分局受理后认为,尽管沈女士提供了录音,但这是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的谈话,证据效力不高。消费者提供的销售票据上没有具体注明行货与水货;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的鉴定报告证明产品是佳能公司生产的,不存在以次充好的质量问题。因此,欺诈证据不足。不过,经营者对消费者存在部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最终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经营者按原价退款5900元并补偿相机鉴定费、车旅费3000元。

  由于逃避了关税和相关代理费,水货的价格往往比较诱人,一些单反相机的行货与水货差价超过了1000元。个别消费者因贪图便宜与实惠,或者缺乏相关的鉴别知识与手段,买了水货造成售后服务上缺少保障而引发消费纠纷。工商部门表示,对于有证据表明消费者明确要求购买行货,而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以水货充当行货卖,可被认定为欺诈。

   如何识别水货,常州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相关专家支了几招:

  没有行货识别标志:由于不是从正规代理商处进货,因此,水货的包装上一般不会出现官方认证的正品标记,一些封条、货号等也和行货有明显差异。

  外语菜单及说明书:几年前还有部分厂商的部分行货产品没有提供中文菜单功能。现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行货相机都有中文设置。如果遇到全英语或者日语菜单,基本上就是水货。

  具有基本的“店保”:水货是没有全国联保的,商家往往会口头保证一年的“店保”,就是说,如果遇到问题就送回商家,商家再代为维修。

  (庄奕13861028908 肖宝)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