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广"互联网+调解"模式 专兼职调解员12.5万名

08.05.2017  13:01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5日电(张全连 朱晓颖)记者5日从江苏省司法厅获知,江苏正推广“派驻制”调解、“互联网+调解”模式,目前全省已有专兼职调解员12.5万名。

  5日,江苏省司法厅在南京召开该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覆盖转型增效现场推进会。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当天在会间指出,目前,江苏省、11个设区市和92个县(市、区)成立人民调解协会,全面推广“派驻制”调解模式。

  在推行“互联网+调解”新模式方面,江苏在推广南京市建邺区“人民调解小助手”做法,即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手段打造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录入平台,简化录入程序、减轻基层负担,确保调解员做到“即调即录”,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录入全覆盖。

  同时,司法部门正推进大数据手段应用,有效集成人民调解、法院诉讼、涉法信访以及互联网、服务窗口等触角获取的纠纷信息,形成统一、共享的司法行政大数据平台。

  柳玉祥介绍说,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2873个,有人民调解工作室1942个,在13个中级法院、199个基层法院和法庭、89%的公安派出所建立了调解工作室;有专兼职调解员12.5万名,其中医患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等领域人民调解员3700余名。

  在这些设置基础上,2013年以来,江苏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共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万件,其中医患、交通等领域纠纷52.6万件,防止民转刑案件5000余件。

  柳玉祥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面,要对劳动争议、物业、医疗、道路交通、消费等五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并向其它专业领域拓展延伸。

  同时,柳玉祥要求县乡村三级调委会“5:2:1”、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不少于3人的专职调解员配备要求落实到位,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中,具有法律背景和专业知识的专职调解员占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