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专业,民营机构如何催开“产学研”之花?

28.09.2015  19:43
  奉贤,位于上海的最南端,一眼望去,除了广袤的农田便是工厂林立的工业园区。   区内,一家名为“上海高裕海绵制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成立十年却只能生产低端海绵制品。想转型,但却苦于技术不足。   成本增加、竞争加剧,传统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能级提升在这片土地上焦灼、急切而艰难地进行着。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其他郊县、以及周边的余杭、太仓等地。   怎么样才能帮它们一把?2013年,一家从奉贤走出的纯民营产学研机构——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让正经历着转型阵痛的中小企业们找到了他们的“技术红娘”。   “114”适时介入陷入技术荒的“高裕海绵”,为其提供产学研合作及后续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2014年,高裕从“海绵制品”成功转型“家居科技”,申请专利34个,其床垫、枕头等制品大量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在全国拥有了100多家高端百货专卖店。   不是官办、不拿财政支持、成立两年全靠佣金自负盈亏,从对接、洽谈到签约总共仅有13人,却在2014年促成产学研对接97项,开展产学研项目知识产权保护357项,实现服务收入212.42万元,“114”是如何做到的?   用民营的力量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进入行业之初,“114”的创立者史志东就把目光抛向了中小企业。   “能不能帮忙开发个机器设备,减少人力?”“有没有专家能提供技术升级?”曾任“奉贤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的史志东坦言,中小企业要转型发展,必须依托科技创新;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壁垒必须打破。   “政府做这个事情很难。”身为上海市优秀技术经纪人、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副理事长的史志东对产学研已吃得很透,他说,传统模式的产学研平台,普遍存在着政府、学校之间对接信息不流畅、周期长等问题,“量怎么也做不大,整个行业没有起来。”   “我们就是要做这个事情。”随着各方扶持、鼓励政策的逐渐出台,史志东跳出了体制,用民营的力量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取名114,寄托着他的希冀,“在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找到114,就能找到方案。就像著名分类查询号码114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