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的九旬老太唯独认得他的名字

28.07.2016  15:12

  新华网南京7月28日电( 虞启忠 董凡歌 宁工宣 鼓公)昨日,本网报道了《杨海波:一位老太太日记中频繁提到的好民警》,文章中杨海波热心帮助老人的事迹令许多读者为之动容。而昨天下午,一位90岁高龄的老太太特意打电话来告诉记者,杨警官也帮助过他们家,本网随后采访了这个也被杨海波帮助过的家庭。

  孙老太今年90岁了,有五个子女,四世同堂。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她却常常品尝着生活的辛酸和无奈。孙老太现在和他的丈夫王老爷子,他们的三儿子王强夫妻俩,以及小儿子王翔(化名)居住在一个不到60平方米的屋子里。“我们一家人真的是命途多舛,老的老、瘫的瘫、呆的呆、病的病、还有一堆麻烦事,幸亏还有杨警官。不是有句话说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吗?我有时候真觉得杨警官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那扇窗,每当我们觉得活不下去的时候,他总能给我们带来希望。”说这话的是王强的媳妇,也是这家人中唯一能够流利表达的人。

  结识杨海波,对这个有些不幸的家庭来说真的是件极其幸运的事。杨海波和这家人的接触源于孙老太的小儿子王翔。因为先天性智障,排行老五,人们渐渐忘记了他的真名,都喊他“五呆子”。据家人介绍,王翔是1960年生,常常喝酒抽烟,喝醉了就会跑出家去有时人都找不到。2010年深冬的一个夜晚,家人因找不到王翔而报警,接警的正是杨海波。在得知最后一次有人看见王翔时他准备爬上城墙后,杨海波打着手电筒,沿着6公里长的城墙边一点点搜索。经过了将近40分钟的寻找,他才终于在草丛里听见了微弱的呻吟声,那是王翔的声音。“找到他的时候,他大小便失禁,身上都湿透了,又臭又脏,可是杨警官一点不嫌弃,就这么把他一路背了回来。

  从那以后,像这样的寻找,杨海波自己都记不得有多少次了。有时在酷暑时节,他的警服上沾满着汗味;有时王翔因为喝醉跌得头破血流,他为了争分夺秒地送医警服上沾染着血腥味;甚至有两次,王翔半夜躺床上抽烟竟把棉花胎点着了,匆忙赶去灭火的杨海波的警服上又沾上了烟味和焦味……像王翔这样的情况很多敬老院都不愿意接收。但杨海波辗转多家,费了好大功夫,总算近日为他找到了一家敬老院。孙老太太说:“我以前睡觉很沉,自从他半夜两次点火烧被子,我就没再睡过一个踏实觉,现在终于又可以睡得安稳了。

  但孙老太家却远远不止这一件烦心事。2010年孙老太的三儿子被确诊为喉癌,住院半年后连声音都发布出来了。而在他出院回家后,却发现家里早已因为争房产的事闹得人仰马翻。最终,杨海波义务出面调解了这件事,房产归于王强名下,也因此兄弟姐妹之间少有来往了。这也让90多岁的王老爷子和孙老太彻底寒了心。王老爷子更是因为这事一病不起,瘫痪在家,老爷子倒在家那天还是杨海波把他驼到医院的。考虑到一家人的实际情况,在王家人的授意下,杨海波又帮老爷子联系了一家养老院。

  孙老太一辈子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但她独独认得“杨海波”三个字。“我们家老太非常依赖杨警官,家里大事小事都找他,别人她都信不过。我们家就住在派出所附近,有天早上老太太说去买早饭,回来的时候空手而归。我问她早饭呢,她说路上遇到杨警官,就给他吃了。问她你自己呢,她说不吃了,杨警官赶着去执勤,没吃早饭呢。其实老太太心里什么都知道,在她能力范围之内对杨警官好。”王强的媳妇说,“这么多年,要不是有杨警官帮衬,我们家的日子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过下去。这些琐碎的事也许听起来很平凡,但是真的做起来,而且坚持这么多年,随叫随到,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的警官哪里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