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家长:打不打预防针无所谓 流动儿童成免疫难点

09.12.2014  02:58

  中国江苏网12月8日讯 每年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而设立。

  12月5日—6日是我市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补充免疫的首轮服苗时间。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自1989年以来,我市已连续25年未发生由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常住儿童脊灰疫苗的服苗率达95%以上。疾控部门透露,流动儿童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多一种疫苗多一份保障

  市民任先生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今年10月下旬,女儿班上因有近10名学生患水痘而停课一周,任先生立刻带孩子去接种了水痘疫苗。没想到,不少长辈、同事都说他多此一举。

  记者了解到,疫苗分为两种,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目前,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疫苗有11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有12种,主要包括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白喉等。通过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我市34年内疫苗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均大幅下降,如麻疹下降了92.54%,流脑下降了90.14%,乙脑下降了94.14%,百日咳已连续6年无病例报告,白喉已连续32年无病例报告。乙肝发病率也由2006年的14.91/10万下降到了2013年的5.48/10万。

  “多接种一种疫苗,孩子就会多一份保护力。”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张志兰介绍,很多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家长在选择二类苗时,可以根据传染病流行特征、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

   我市疫苗接种总体安全

  “接种疫苗是否安全”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一些家长对国产疫苗没有信心。张志兰介绍,实际上我国疫苗生产的监管体系、监管水平和监管能力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有些疫苗已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疫苗采购的名单,这说明我国疫苗的质量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张志兰介绍,接种疫苗后,常常会出现某个人或某些人有发热、接种部位疼痛等身体不适现象。其实这些都是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不良反应,但发生的概率很低。我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近几年来没有接到过接种疫苗死亡病例的报告,疫苗接种总体是安全的。

   流动儿童成免疫难点

  “流动儿童仍是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张志兰告诉记者,虽然大部分流动儿童的家长很重视免疫,但仍有部分家长表示“打不打预防针无所谓”。市疾控中心曾在我市流动儿童家长中做过调查,197名家长中,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次、百白破三次、麻疹、乙肝全程在内的“五苗”全程接种率仅为49.7%,远远低于常住儿童95%的全程接种率。在关于计划免疫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中,尽管90%以上的家长知道要打预防针,但能说出1种以上预防针的家长只有25%。甚至有3%的家长表示即便接到通知也不带孩子去接种。

  而外来家长不肯接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孩子是超生或未婚生的,尽管卫生部门反复宣传,来打预防针不管孩子有没有报户口,但仍有不少家长心存芥蒂。有的家长到卫生中心打预防针时看到有选择二类疫苗的家长交费,以为打疫苗都要交钱,便不肯上门。张志兰表示,其实,儿童计划免疫实行的是属地化管理,凡是一类苗都是免费的。

  记者 袁晓婕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