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恋官场不愿激流勇退 江南两才子陆机、陆云被杀

22.04.2015  13:50
  上海松江大学城地铁广场上的二陆雕像。资料图片   看以往期数可扫二维码。

  

  陆机、陆云都是陆逊的孙子,陆抗的第四个和第五个儿子,因为文章冠绝一时,并称“二陆”。东吴灭亡后,两个人隐居家乡10多年。但人在山林,心在庙堂。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一直是他们的理想。于是北上京城,成了真正的“北漂”一族,在乱世的漩涡中浮浮沉沉,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他们在这儿欢笑,在这儿哭泣;在这儿活着,也在这儿死去。

  司马颖救过他们一命

  289年,近30岁的“二陆”携手去洛阳,拜见了大名士张华。一见如故,张华大喜,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凭着这句名人广告词,两人扶摇直上,迅速跻身于一线明星之列。当时流行一说法:“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是洛阳的三个文坛领袖。

  随后两人成了贾谧“二十四友”俱乐部的新贵,进入了北方的上流社会,一时意气风发。“八王之乱”开始后,他们已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司马伦篡位时,让惠帝写了禅让诏书。等到司马伦被杀,司马冏查到了这份诏书,一看文才纵横,认定这样的大手笔只有陆机写得出来。因为陆机任中书郎,也是草拟诏书工作室的成员。司马冏立即抓捕陆机等人。此时司马颖正四处作秀,收买人心,向司马冏求情,恳请刀下留人。陆机死里逃生。

  当时一批来自南方的名士,早就看破时局:司马氏王族都朝不保夕,更何况他们外地人呢?南人张翰,见秋风乍起,感叹说:这是品尝莼羹、鲈鱼脍的季节,不如回江南吧。说走就走,立即回老家了。

  从此“莼羹鲈脍”就成了官场中激流勇退的代名词。辛弃疾词中就用此典故,比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是张翰的字。

  南方人顾荣天天喝醉,他劝“二陆”远离官场。但“二陆”望着滚滚红尘,痴痴情深,看不透聚散终有时。他们为了报答司马颖的救命之恩,同时也被司马颖表演功夫蒙骗,以为遇到明主,于是进入了司马颖的大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