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指标不完全达标 老年人群不必纠结

12.10.2015  12:32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重要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会有所下降,老年人群的检测指标正常值范围与非老年组应有所不同,但多数医疗单位的化验结果仍使用同一个正常值标准,所以老年人不必要求自己的各项检查结果都要达标。

  老年高血压是血管衰老的明确标志,因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而积极治疗则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危险性。老年高血压有很多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体位性血压变化、餐后血压变化等,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

  年龄低于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150mmHg,如患者一般情况好,能耐受,收缩压可进一步降低到140mmHg以下。年龄大于80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要注意舒张压不要低于70mmHg,收缩压可控制在150mmHg左右。而对于虚弱的老年人,是否需降压治疗则要由临床医生根据治疗效果来决定。

  老年人存在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血糖波动大、易发生低血糖、治疗依从性差等特点。《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4》提出,老年患者应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遵循个性化原则。预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控制在8.0%以内。预期寿命<5年及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可放宽在8.5%以上,但要避免严重高血糖(>16.7mmol/L)。

  在生理状态下,人40岁后肾小球滤过率(GFR)每10年约下降10%,在高血压等病理情况下GFR下降更为明显。由于老年人肌肉组织明显减少,内源性肌酐产生下降,肾小管分泌肌酐代偿性增多,肾功下降时血清肌酐不会明显增高,采用校正年龄、体重等因素后的GFR公式比单纯应用24小时肌酐清除率评价肾功能更为可靠。

  由于肾脏担负着体内重要的清除、排泄、分泌功能,特别是老年人会多重用药,尤其要关注肾功能指标。GFR过低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减小药物剂量。胱抑素C(CYSC)是最新发现的肾功能标志物。研究显示,CYSC随增龄上升,且不受性别、肌肉量等因素影响,在评估老年人肾功能时更有意义。

  血脂异常会促进老年人冠心病进展,导致冠脉事件发生,应该鼓励所有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及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但不提倡过分严格控制饮食和过快减轻体重。

  老年人应根据个体特点选择调脂药物,如无特殊原因或禁忌证,鼓励具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体重指数≥28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从小或中等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剂量,以避免不良影响。与65岁以下的患者相比,相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使老年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多降低3%~4%。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版对老年健康标准做了如下定义:

  1.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2.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事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3.能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4.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5.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编辑: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