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诉求挤占热线资源 南京12345办理效率受影响

10.12.2015  10:50

不合理诉求挤占热线行政资源

熟悉12345,才能用好热线

  新华报业网讯 “12345,一个电话找政府”——南京政府服务热线12345开通以来,成为市民解难题办难事、监督政府部门办事作风的平台。但与此同时,大量不适合12345办理以及需要通过司法等途径的求助电话,不但挤占了热线行政资源,也影响了办理效率。9日,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会同区民政、人社、法制、住建等部门,在外港社区办了场“12345走进居民生活”现场会,为居民现场答疑,会商办理求助事项。

  “去年大干100天,我们这里主干道亮堂堂的,现在路灯不亮了,怎么回事?”不少居民现场反映道。

  “这个的确是我们的责任,城市突击整治后长效管理没跟上,我们回去后马上组织有关单位来解决。”区住建局回应。

  “我家儿媳妇想生二胎,说是放开了,可具体政策还没出台。”外港社区居民付金华问。

  “相信具体的政策会很快出台,不用急。”区计生办答。

  江宁区12345政府热线李文超现场评点,第一个路灯不亮问题,切中城市治理要害,向政府热线反映可以说是找对了门,12345就需要这类关乎大家利益、城市管理的事项进行办理,举一反三、解决管理顽疾。第二个有关计生的问题,咨询有关部门更直接、答复更权威,并不适合求助于12345,政府热线接听后还是要转发相关部门,反而影响居民咨询和办事。

  东山街道政府热线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工单大致可分为政务类、矛盾类、咨询类、执法类四类,适合12345解决的是非紧急类的服务性投诉。因此每年接到1万起工单,许多并不适合12345处理。有的投诉把12345当做“包治百病的良药”,甚至打来不合理诉求电话。比如盖了违章被曝光,投诉说“曝光”不合理;还有的法律纠纷打热线投诉,想通过12345反驳法院判决——对这类投诉,工作人员会耐心细致地解释,但最终解决肯定不能让投诉者“如愿”。

  李文超说,12345作为政府热线平台和会办绿色通道,着力解决的是群众的难题难事、合理诉求,同时监督有关部门的机关作风和办事效率。“熟悉12345,才能用好12345,居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政府服务热线的适用事项、办事流程,12345就能更好地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

  本报记者  顾巍钟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