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野菜”香椿头七八十一斤也热销

10.03.2015  09:06

  

  螺蛳肉。记者刘莉摄

  香椿头

  

  随着天气转暖,很多野菜开始走上市民餐桌。吃腻了青菜白菜萝卜,城里人对野菜那真叫一个喜欢,许多人不仅去菜场买,还趁休息时间冲到山间田头自己动手挑野菜。农家乐饭店里,各色野菜更是成了必点的香饽饽,价格不菲。如今有“树上野菜”之名的香椿头也开始上市,尽管价格处于高位,但仍然受到不少市民青睐。

  香椿头七八十一斤有人抢

  昨天上午,在南京南湖路迎宾农贸市场,不少的蔬菜摊都有时令野菜销售,其中最惹眼的当数香椿头。醒目的紫红色嫩叶,被精致地扎成小把,放在菜摊的中心位置,引来不少市民问价、购买。只见有些摊主,将品相好一点的香椿头放在小盆中,还不时在上面喷水。据了解,现在的香椿头还属头茬,又都是大棚产或是从外地运来的,价格自然要贵一点,有的卖价在七八十元一斤,甚至红油香椿还有摊位卖到100元左右一斤的价格。

  香椿头是不少南京人每年3月份爱吃的一道“野味”,香椿头炒蛋,也是南京很多饭店一道很受欢迎的时令菜。尽管有“树上蔬菜”的名头,南京以前却极少有人把香椿当成蔬菜来种植,多是野地里自然生长的,而且香椿树有一种浓重的特殊气味,即便是有的人在自家房前屋后种几棵,也不会多。所以,过去香椿头算是只能尝尝鲜的时令野味。

  “眼下刚上市的时候,好一点七八十元一斤,甚至上百元,卖到后期最便宜的时候,也要三四十元一斤,经济效益算不错。”摊主刘女士介绍说,香椿头好吃保质期却很短,易腐烂、不耐贮运,常温下,鲜叶仅能保存两天。据记者了解,众彩市场上香椿头今年的批发价是23元/斤,目前每天只上市2000公斤,来自云南。

  春天里野菜成了时令美味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几天市区农贸市场内,不仅售卖香椿头,而且一些野菜都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除了荠菜、马兰头等常规野菜,枸杞头等平时不太能见到的稀罕物也开始现身。

  “卖得不错啊,这几天正好是吃菜尖和野菜的好时光啊。”在南湖菜场,一位菜贩介绍说,她摊位上的荠菜、马兰头、菊花脑都有,销量还是不错。记者跟几位选购野菜的市民聊了聊,他们的观点比较有共性,都是认为,春天吃点野菜,特别是苦味的野菜,对身体好。另外,野菜也就这一段时间有,算是时令菜,所以买些尝尝鲜。

  “这些野菜真是野生的吗?”大多数蔬菜摊主都承认,如今市面上批量卖的所谓野菜,其实都是人工种植的,比如荠菜、马兰头、芦蒿、菊花脑等南京的野菜,如今一年四季都吃得到,成了常规菜了,如果不是人工大棚种植,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有郊区浦口、六合农民挑来的野菜,那些都是真正野生的,我们一般买得多一点。”一位老年顾客告诉记者,野荠菜味道鲜但是老,家荠菜比较嫩但味道淡,各有特色。“有野的,我一般是买野的,至少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吃着更放心。”她说。

  驯化后野菜不野更宜食用

  许多人认为野菜就得野生,蔬菜专家介绍说,理论上所有蔬菜都是由野菜驯化而来的。其实很多驯化后的大棚野菜更适合食用。真正野生的除吃口不好外还要注意是不是有毒性,是不是被污染。

  南京市农科院孙先生介绍说,目前市场上大多野菜,很多是驯化后的大棚野菜,而这些野菜不野更宜食用,很多野菜虽然鲜美,但由于是野生生长,无法控制采收时间,产量更无法保证,所以无法做到大量供市。而不同的作物,风味和营养都不同,把野菜驯化后人工种植,可以丰富市民的餐桌。驯化后人工种植的野菜,普遍辛辣苦味要淡一些,更符合大众口味,另外由于采收时机有控制,所以普遍比较嫩。更主要的是,能把控是不是有毒性,是不是被污染等。(请报料人来晨报领取信息费)记者卢斌

  相关新闻

  今年春菜上市尝鲜更便宜

  晨报记者走进茶南菜场、湖西街菜场等几家市场,都寻找到不少新鲜的时令蔬菜,更令人惊喜的是,今年的时令蔬菜价格大部分低于去年同期。

  菊花脑是南京地产菜的特有品种,现在是刚上市的头两天,因是大棚生产,极其鲜嫩,且没有了薄荷味,零售的话一般价格在6元一斤。马兰头刚上市时的价格也在4-5元之间,现在便宜了一点,卖到3.5元。另外,螺蛳卖6元,螺蛳肉12元一斤,吸引了很多人。今年河蚌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便宜,去年每斤在2块多,今年是1.5元一斤。记者在南京众彩批发市场了解到,今年的春菜批发价和去年相比,也的确便宜不少了。

  例如去年同期,众彩市场上马兰头批发价每斤要3-3.8元,如今是1.8-2元,菊花脑去年同期要4.5-6元/斤,今年的批发价在3.5元/斤。

  为什么今年的春菜价格比去年便宜?南京众彩市场办公室主任沈家安介绍说,今年的暖冬天气是主要原因。“没冷下来,蔬菜成长好,上市量大”。

  记者芦艳杨静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