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思政课上演大翻转:学生在课堂上“为难”老师

25.04.2015  11:38

  新华报业网讯 欲逃怕点名、欲睡怕回答问题,思政课在大学课堂里一直是“犯困率”最高的公共课之一。但在南京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却逐渐开始“变脸”。课堂上的同学们“翻身做主人”,给老师讲解起了相关知识,甚至当场“单挑”和“为难”老师。而老师则成为听众。

  理工科的学生在思政课上往往都信守“沉默是金”的金科玉律,但南大沈伯平老师却巧妙的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理科生们“开金口”。在匡亚明学院的思政课上,记者就目睹了这一幕:沈伯平老师做简单开场白之后,第一组同学则以《亚投行成立背景》为主题开始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分析到亚投行,从美欧关系讲解到中日关系,从政治、经济等背景出发分析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的背景。匡院同学激昂的语调、连珠炮式的表达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小组讲解结束后教师引导课堂进入互动提问环节。两位同学就小组讲解内容提了自己的问题,即将下课时教师宣布互动环节结束。这时有同学直接站起来向沈老师抛出了一个让他出乎意料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一定能战胜美国?

  沈伯平老师从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两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然而下课后,这位同学告诉记者,他对于沈老师的答案并不完全满意,他认为沈老师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课后他还将继续和老师探讨。

  沈伯平老师告诉笔者,这恰是翻转课堂最有趣的地方,教师根本无法预料课堂上同学们会抛出什么问题,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前学习和精心的准备让同学们在“为难老师”将课堂彻底翻转时游刃有余,而老师也必须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让思政课能上演“大翻转”。

  通讯员汪晓慧 扬子晚报记者杨甜子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