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构建三级公共文化配送体系

21.10.2015  11:56

              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改变原来市级资源单向配送的局面,在全市建立市、区县、街镇三级网络联动配送体系,逐步形成公共文化资源大配送、大循环格局。

在上海市三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网络中,市级注重精品,为区县做示范,区县根据地域特点与市级形成差异化配送,街镇则为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基本保障。如今,市级配送主体从以前的“六个东方”发展到了当前的107家,各文艺院团、行业协会、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正逐渐成长为资源供给的主力军。

            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资金的拨付方式,也由以前的“拨款制”变为“购买制”。所有配送产品在招标和评审后,在配送平台上由基层点单;配送平台根据社区的实际点单配送量购买内容及服务。采购经费的70%于采购完成并实施配送后支付,剩余30%于年底经第三方绩效评估合格后支付。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三级配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海市文广局先后牵头制定了公共文化资源申报指南、评审要求、服务标准、配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建立了对配送实施主体、资源供应主体、社区承接主体的全方位评价反馈机制。另外,配送方和社区还进行互相评价、互相监督。对于优秀项目进行表彰时,上海市要求配送主体提交的不是程式化的总结汇报材料,而是案例式的“教案”——项目背景为何、主要做法是怎样的、取得了哪些成效,让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在此基础上,再请市民、媒体和专家等进行评审,最终汇编成了《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