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桃浦模式”调研

23.09.2015  15:35

  新华网上海9月23日体育专电(记者树文 朱翃 曹剑杰)66岁的陆阿姨开始“上小学”了!

  每天下午6点30分,陆阿姨会准时排队刷卡进入上海普陀区桃浦镇恒德小学,然后在学校操场上伴着明快的节奏跳起广场舞。曾因“扰民风波”而被社会热议的广场舞,在这里显得格外祥和。

  在桃浦镇,像陆阿姨这样每天“上小学”、“上中学”的人可不少,全镇常住人口26万多,最近8个月来,在全镇8所中小学开展健身的居民人次已达18.8万。

  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向社会开放,一个早已明文规定但很难落实的“老大难”问题,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政府购买,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和设施,第三方管理服务。

  上海普陀区体育局局长蒋莺说,普陀在上海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桃浦在普陀又是相对落后的,这样一个“最难管的镇”,“它都能做好了,区内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好”。

  这就是普陀区桃浦镇主动创新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桃浦模式”。新华社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这种模式,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发展,对于社区和谐气氛也有着独特贡献,同时还为社区政务管理服务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尤其对于居民体育用地紧张的大中城市来说,可谓趟出了一条新路。

  一方面是学校场馆闲置,一方面是社区居民找不到场地,恨不得只能到大街上锻炼。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非常普遍,主要是因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远远没有跟上。

  马上修建一批社区场馆,在已经成型的城市并不现实。于是,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学校场馆开放的方针,但真正落到实处,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有的校园用隔离网将教学区和场馆区分开,有的地方政府也聘请了志愿者来服务,有的干脆是口头开放,有一搭没一搭,基本很难坚持下去,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谈到这个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校长——校园场地的直接负责人。

  校长当然有自己的想法。桃浦镇新杨中学校长徐跃进坦言,最初自己是不愿意的,看到居民走进校园都“头皮发麻”。“归根到底是两个压力,”徐跃进直言。“首先是安全压力。万一居民锻炼有个碰伤摔伤,责任谁负?然后是经费压力。开放后需要配备更多人员,加强对场地的管理,经费谁出?

  桃浦镇从2014年年底开始,由政府出资,引入专业第三方体育公司,负责全镇8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场馆)的管理与运营。半年不到,徐跃进的担心没有了。

  怎样才能进学校健身?——第三方开发互联网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管理;居民提前以身份证办理实名制健身卡(配有照片),一卡一人,进入校园时刷卡进入,室外场地免费使用,室内场馆低价使用(如羽毛球场地1小时20元)。

  谁来负责日常运转?——第三方聘请专职人员,每个学校两至三人,每四至五个学校配备一名管理人员,下午6点进入学校检查器械,6点30分开门放居民进入,并同时负责场上各种情况,8点30结束锻炼,专业保洁人员再对校区进行保洁。(节假日白天也开放)

  健身民众受伤怎么办?——第三方购买了保险,出了问题由保险公司赔付。

  资金怎么解决?——政府购买服务,健身每人次向第三方支付1.5元(第一年上限为25万人次),并主动为学校购置照明灯等设备。第三方负责专业人员开销。

  发生纠纷怎么办?——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劝阻调解,学校、社区居委会、派出所也积极对接。

  人员太多怎么办?——规定学校承载规模,超出范围限制进入,并进行积极分流,甲学校主要是广场舞人群,乙学校主要是篮球人群……

  专业健身知识怎么推广?——第三方进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体育院校热情配合。

  目前,在桃浦镇,8个月共办卡13327张,其中男性8094张,女性5233张,健身人次达18.8万。全镇8所中小学全部开放。

  徐跃进承认,运作模式的变化,让他的心态截然不同:“他们的安全保障、清洁卫生做得比我们学校还好,我对场地开放的态度,也就更积极了。”徐跃进已经从被动接受到如今的欣然接受,因为“学校是得益方”。

  恒德小学校长周卫萍告诉记者,自从专业第三方管理学校场地开放工作后,她一方面是省心省力,另一方面是心服口服。

  桃浦镇副镇长方元升说,以前他们也尝试过很多办法,包括请志愿者服务等,但效果很一般。现在“专业第三方来运营校园场地开放,居民得到了安全和便利,学校从管理的难局中解脱出来,政府部门则专心做好监管和考评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方都从这一机制改革中获益了”。

  “桃浦模式”中的第三方体育公司向新华社记者展示了这8个月以来的几项数据指标变化。

  参与健身人群中,不文明现象(吸烟、带宠物、穿高跟鞋、饮酒入场等)在开始第一个月内每日大概有十起左右,3个月后,降低到了1起。

  8所学校的校长表示,这8个月以来,学校财物的损失情况总共仅发生了两三起,同时因为有实名制的健身卡,加上学校的监控系统,丢失的财物也很快找了回来。另外,随地丢垃圾、小便等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

  在桃浦镇,通过多方的主动引导,以及对细节的狠抓不放,不仅健身人群取得了良好的健身效果,对于公众的一些道德规范,以及社区气氛、社区与学校的关系,也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海普陀区体育局局长蒋莺表示,以前社区组织健身活动,“我们还要发钞票发礼品请人来”;现在不同了,这种模式更符合群体生活下的情感交流需要,也能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桃浦镇新杨中学校长徐跃进深有感触地表示,开展“桃浦模式”,是学校和社区居民关系“最融洽的一段时间”。刚开始开放时,他每天恨不得都盯在场地上,生怕出什么问题;现在居民们见到他,都微笑着和他打招呼。

  对此,桃浦镇文达学校校长黄晓峰深有同感。他说,作为一所2012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新校,通过这一张小小的健身卡,拉近了学校与社区居民的距离。“作为一所新校,位置又比较偏(靠近宝山区),我们需要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校园场地开放以及这张健身卡,居民们走进我们校园,观看我们学校办学理念、优秀师生的展示,对我们学校有了更多的了解,”黄晓峰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也是一张健身卡给我们创造的平台。

  黄晓峰还说,学校要有回报社区的情怀,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场馆,就是很好的途径,不仅宣传了学校,更促进了社区和居民的互相认可,打破了“关门教育”的制约。

  居民对这种模式更是欢迎。居民李德良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很不错,让学校场地真正地向社会开放了。学校里环境好,来锻炼的也都是周边居民,气氛也好。”李德良表示:“我和我爱人从恒德小学开放就过来锻炼了,比以前在马路边、广场上锻炼真是好多了。

  “有了这张健身卡,现在锻炼方便多了。一方面是学校能够放心地提供场地,让周边居民来锻炼;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了安全、放心的锻炼环境,进校园锻炼的都是有身份信息的人,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就不敢到学校来,”住在恒德小学对面小区的张阿姨对记者说。

  第三方体育公司曾在场地上发放1400份调查问卷,除了7个居民认为锻炼现场管理“一般”外,其余1393人都选择了“让人非常满意”。

  该公司总经理吴明元告诉记者,他们在进行第三方管理时,“讲究细之又细。比如,在广场舞这个项目上,以前居民在马路上锻炼,时不时还有抢地盘等现象,同时和其他群众发生冲突。现在我们主动提供音响设备,这样既免除了居民拖拉音响、私自接电的麻烦,还能控制音量,避免发生噪音扰民的情况”。

  对于学校场馆开放,校长们还很头疼卫生间问题。学校的卫生间对不对居民开放?卫生间设备养护及清洁由谁负责?对此,第三方采取了多项指标管理,每日交接时按照各种指标打钩,使得卫生间问题迎刃而解。恒德小学校长周卫萍说:“他们管得细,无论是器材保养还是卫生打扫,都比我们做得更专业。

  校长们发现,很多他们担心的问题并没有爆发。周卫萍说,中国毕竟是个人情社会,开放场馆后来的人大家都互相比较熟悉,容易互相监督,抵制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吴明元认为,开放场所一般通过2-3个月时间就能帮助居民形成良好习惯。一开始,他们的工作人员甚至要满场跟着,看到不文明举动就上去劝说,现在这种频率大大降低了。

  居民刘萍表示,确实这样坚持下去,风气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大家也更有公民意识。

  对于管理上的细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学校、第三方、居民还经常召开多方研讨会,直接阐述各自需求,新华社记者在研讨会现场听到,对于开放时间、项目分配等,几方都在及时加以协商解决。

  一张小小的健身卡,就可以让居民在社区附近的校园场地进行锻炼;同时,这张健身卡可以实时记录持卡人的健身信息,并且还有第三方为持卡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

  就是这样一张实名制的健身卡,不仅成为上海桃浦镇居民的“宝贝”,同时也是第三方体育公司的“宝贝”,更是当地镇政府、体育局的“宝贝”。当互联网、大数据联手校园场地开放,无论是居民、运营方还是主管部门,都从中受益。

  “桃浦模式”中的第三方体育公司利用“互联网+”模式,定期为居民进行体质监测,把居民健身次数、频率、质量与体质监测结果相结合,为居民科学健身提供依据和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数据。同时,他们与体育局等上级主管部门联动,利用“我要运动”系统的APP,充分整合“体育社会指导员”资源,为居民提供技术支持。

  “以前基层政府谈抓好全民健身,其实还是有些盲目的,主要原因是对具体的健身数据并不是太清楚,”桃浦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曾辛介绍说。“随着我们引进专业的第三方,通过一张健身卡完成了大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后如何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

  在桃浦镇8所实现场地开放的学校里,通过8个月的累计数据分析,曾辛已掌握桃浦地区居民健身的基本情况。“8个月共办卡13327张,其中男性8094张,女性5233张。从年龄段来看,男性55岁以上最多,有3403人;女性是55岁以上最多,达到2607人,说明进入校园场地锻炼的主体是中老年人。而在18.8万的健身人次中,男性占比高达68.5%,说明我们桃浦镇中老年男性的锻炼更为积极。”

  曾辛向记者介绍:“其他包括每个学校的人数分布,每个时段的人数分布等,都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添置运动设施、安排时间或场地,来契合老百姓的需求。

  上海普陀区体育局局长蒋莺同样对收集的大数据称赞有加。“作为基层的体育主管部门,我们以往很多的数据都是一年才收集一次,而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很快的,一年前的数据对我们来说是很新的,但对老百姓、对实际情况来说其实是有变化的,”蒋莺说。“专业第三方的这套数据采集模式,通过一张小小的健身卡,可以实时、动态地掌握社区居民的健身数据。如果将来扩大到一个区乃至一个市,这样的数据样本规模能带给我们的参考性和指导性将更加有效。

  另外,对于基层政府,这个平台还可以发挥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范畴。

  “比如一些政府的数据调查甚至服务等,以前往往要找到各个街道,硬性叫人派人来,”桃浦镇副镇长方元升说。“现在有了这套模式,寻找数据对象,整合数据资源都更加方便、有效而且真实了。

  对居民来说,他们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化服务。第三方公司表示,他们会继续开发居民系统页面,为居民定制个人的健身次数、频率、质量和健身信息推送功能。

  对于负责校园场地开放运营和管理工作的第三方公司来说,健身卡背后的数据更是意义重大。该公司总经理吴明元告诉记者:“有些地方来谈合作事宜,我说我哪怕免费给你使用我的后台系统都可以,但我一定要掌握这些数据,这是我们作为第三方、作为专业体育公司安身立命之本。

  吴明元告诉记者:“目前企业运营校园场地开放,其实是亏本在做。以桃浦镇为例,每年大概明面上要亏损几十万,还没有计算平台开发成本,只有达到更大规模后,才有持平或微利的可能。之所以亏本也要做,是希望掌握和整理更多更详细的居民健身大数据,对政府未来解决器材不足、场地短缺、场馆分布不均等都可提供合理意见,大数据本身就是金钱。当然,互联网广告也有一定的盈利。

  吴明元相信,政府服务外包是大趋势,他们对“桃浦模式”的未来充满信心。

  蒋莺则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将专业第三方细心、锻炼的群众开心、学校校长老师安心、政府部门放心的“桃浦模式”,扩展为“普陀模式”、“上海模式”,这样,全民健身事业将取得更大进展。

  一张小小的健身卡,就可以让居民在社区附近的校园场地进行锻炼;同时,这张健身卡可以实时记录持卡人的健身信息,并且还有第三方为持卡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

  就是这样一张实名制的健身卡,不仅成为上海桃浦镇居民的“宝贝”,同时也是第三方体育公司的“宝贝”,更是当地镇政府、体育局的“宝贝”。当互联网、大数据联手校园场地开放,无论是居民、运营方还是主管部门,都从中受益。

  “桃浦模式”中的第三方体育公司利用“互联网+”模式,定期为居民进行体质监测,把居民健身次数、频率、质量与体质监测结果相结合,为居民科学健身提供依据和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数据。同时,他们与体育局等上级主管部门联动,利用“我要运动”系统的APP,充分整合“体育社会指导员”资源,为居民提供技术支持。

  “以前基层政府谈抓好全民健身,其实还是有些盲目的,主要原因是对具体的健身数据并不是太清楚,”桃浦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曾辛介绍说。“随着我们引进专业的第三方,通过一张健身卡完成了大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后如何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

  在桃浦镇8所实现场地开放的学校里,通过8个月的累计数据分析,曾辛已掌握桃浦地区居民健身的基本情况。“8个月共办卡13327张,其中男性8094张,女性5233张。从年龄段来看,男性55岁以上最多,有3403人;女性是55岁以上最多,达到2607人,说明进入校园场地锻炼的主体是中老年人。而在18.8万的健身人次中,男性占比高达68.5%,说明我们桃浦镇中老年男性的锻炼更为积极。”

  曾辛向记者介绍:“其他包括每个学校的人数分布,每个时段的人数分布等,都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添置运动设施、安排时间或场地,来契合老百姓的需求。

  上海普陀区体育局局长蒋莺同样对收集的大数据称赞有加。“作为基层的体育主管部门,我们以往很多的数据都是一年才收集一次,而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很快的,一年前的数据对我们来说是很新的,但对老百姓、对实际情况来说其实是有变化的,”蒋莺说。“专业第三方的这套数据采集模式,通过一张小小的健身卡,可以实时、动态地掌握社区居民的健身数据。如果将来扩大到一个区乃至一个市,这样的数据样本规模能带给我们的参考性和指导性将更加有效。

  另外,对于基层政府,这个平台还可以发挥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范畴。

  “比如一些政府的数据调查甚至服务等,以前往往要找到各个街道,硬性叫人派人来,”桃浦镇副镇长方元升说。“现在有了这套模式,寻找数据对象,整合数据资源都更加方便、有效而且真实了。

  对居民来说,他们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化服务。第三方公司表示,他们会继续开发居民系统页面,为居民定制个人的健身次数、频率、质量和健身信息推送功能。

  对于负责校园场地开放运营和管理工作的第三方公司来说,健身卡背后的数据更是意义重大。该公司总经理吴明元告诉记者:“有些地方来谈合作事宜,我说我哪怕免费给你使用我的后台系统都可以,但我一定要掌握这些数据,这是我们作为第三方、作为专业体育公司安身立命之本。

  吴明元告诉记者:“目前企业运营校园场地开放,其实是亏本在做。以桃浦镇为例,每年大概明面上要亏损几十万,还没有计算平台开发成本,只有达到更大规模后,才有持平或微利的可能。之所以亏本也要做,是希望掌握和整理更多更详细的居民健身大数据,对政府未来解决器材不足、场地短缺、场馆分布不均等都可提供合理意见,大数据本身就是金钱。当然,互联网广告也有一定的盈利。

  吴明元相信,政府服务外包是大趋势,他们对“桃浦模式”的未来充满信心。

  蒋莺则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将专业第三方细心、锻炼的群众开心、学校校长老师安心、政府部门放心的“桃浦模式”,扩展为“普陀模式”、“上海模式”,这样,全民健身事业将取得更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