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经济:稳、进、新、好、难
7月15,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201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谈到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可以用“稳、进、新、好、难”五个字来形容。
“稳”是指经济运行平稳。盛来运表示,首先,上半年经济增长比较稳,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长率都是6.7%,呈现出阶段性企稳的态势。虽然上半年增长6.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是它所创造的GDP增量如果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多增了230亿元人民币,这显示出中国经济是在稳定增长;第二,就业稳。从人社部调查数据来看,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同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5.2%左右,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总体上比较稳定;第三,物价稳。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与一季度持平,6月份CPI上涨1.9%。把能源和食品价格影响扣除以后,最近几个季度核心CPI上涨基本上都在1.5%-1.6%小幅波动;第四,收入和消费增长稳。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5%,一季度也是6.5%;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跟一季度持平。“所以从这些指标看,我们总的判断经济企稳的态势非常明显,稳的态势在持续,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盛来运表示。
“进”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力度加大。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三产占GDP比重达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增长速度达到10.2%,占比GDP比重达到12.1%,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需求结构有所改进。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贡献率是37%,服务和货物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是-10.4%,从三大需求来看,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因素,消费的贡献在提升;第三,从区域结构来看,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还在继续发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要高于东部,高于平均水平。另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也是稳步推进的;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落地,“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下降了9.7%,粗钢下降了1.1%,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了2100万平方米,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成本是略有下降的。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尤其是农林水、扶贫、科技这些领域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盛来运表示,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新”主要是指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新的动力在增长。从企业主体来看,今年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大幅增长的趋势,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上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比去年1.2万户又有所提升,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季度增长了11.8%,比一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从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来看,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28.2%,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医疗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好”主要是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改善,向好因素在累积,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有所好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有利于市场环境改善,也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提升;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4%,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是负增长,另外,社会事业各个方面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以上这些情况来看,中国经济上半年总体上呈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稳中有新的态势,但同时稳中有忧,稳中有难。”盛来运称。
“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持续低迷,而且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包括近期英国的脱欧公投,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二是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实体经济运行仍比较困难。另外,宏观调控“两难”和“多难”问题有所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面对这样一个艰难的局面,中国经济上半年能够交出稳定增长、稳中有进的答卷,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新发展动能,力促经济继续稳中向好。”盛来运表示。